本报记者 李勇 通讯员 孟浩
“哗啦……”,老张又把椅子撞倒在地。“咋啦?又看不见东西啦?”老伴赶紧把他扶起来,“哎,你这症状快一年了,让你上医院看看,就偏不,我今天非要把儿子叫回来,拉着你去医院!”53岁的老张也深知自己问题严重,这次没有反驳,算是默认了。儿子急匆匆回来后,一家三口到就近医院就诊。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出来,让老张吓了一大跳——医生说他颅内长了一颗肿瘤!他想不明白,不就是几个月前出现头晕症状,时不时突然看不清东西嘛,医生还说让他尽快手术,他根本没办法接受手术治疗方案,这得多危险!
“我现在就是偶尔头晕和看不清楚,要让我手术,不可能!”老伴和儿子看他语气这么坚定,知道他那“牛脾气”又犯了,便没有强迫。儿子带着老张辗转了多家医院,结果医生给出的建议都是手术治疗。在多方打听后,老张来到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抱着能不手术治疗的希望,来医院寻求进一步治疗。
“根据您的病情和影像学资料来看,您还是得做手术。”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科医院神外一病区主任丁志斌的话如一瓢冷水,浇灭了老张的幻想。“因为您现在已经出现了视力下降症状,要是不治疗的话,不仅视力会进行性下降,病情进一步加重可能会有失明的风险,同时还会产生内分泌紊乱的症状。”丁主任解释道,“别担心,目前治疗像您这样的肿瘤,技术水平已经很成熟了,已经由原来的开颅显微镜下手术发展到由单鼻孔入路神经内镜下的微创手术。神经内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可在高清显示器放大直视下经鼻腔入路手术操作,可极大程度避免损伤颅内重要血管及神经组织,不需要开颅就可以取出肿瘤,术后不仅恢复快,从外观上几乎看不出手术痕迹。”看到老张面露担忧,丁主任补充说。
丁主任的话打消了老张和家属的顾虑,他办理了入院手续,接受治疗。老张入院后,主管医生积极与眼科、内分泌科等专科取得联系,进行会诊。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可以看出,老张视力下降,视野缺损,鞍区占位压迫视神经,激素水平表明促甲状腺激素等有所下降,结合影像鞍区占位病变明确,但具体是垂体瘤还是囊肿,还有待术后病理进一步验证。
手术很快开始。专家们使用内镜辅助,经鼻—蝶鞍通道,顺利暴露鞍底,磨除鞍底骨质后,切开硬膜见白色絮状包膜的囊性病变,囊内灰白色稀薄样病变,给予留取少量送检,完全去除残余肿瘤组织及絮状物,严格仔细止血。手术过程中未损伤周围重要神经及血管组织。仅仅1小时多就完成手术,术中初步确定该肿瘤为Rathke囊肿。术后老张苏醒后,除了感到鼻腔不适外,无其他特殊不适,而且明显视力较前好转,用他的话说就是“眼睛明显亮了”!老张病情稳定后,医生再次请眼科会诊,复查视力较前明显好转,视野缺损恢复正常。复查激素水平也逐步恢复正常。最终病理结果回报确证肿瘤为Rathke囊肿。
术后的老张很快痊愈出院,一点也看不出做过脑部手术,他激动地说:“真是没想到啊,这么大的肿瘤,手术后在头上和脸上竟然没有留下一点点伤口,真的太开心啦!现在的医学可真是发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