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信息化建设助力延长油田提质增效

——数字油田建设的“延长实践”

2021-11-28 12:32:00

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越来越多便捷高效的新科技应用到生产和生活当中。在陕北黄土高原上开采石油超过百年的延长油田,其原油生产的传统模式也随着新科技的融入和应用在悄然发生改变。原来忙忙碌碌穿梭于各个井场之间的采油工人的劳动量大幅减少,一位工人可以管理多个井场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并且更准确可靠,管理质量大大增强!

11月中旬,记者走访了延长油田公司部分生产区域后发现,监控、无人机、物联网、智能化等科技手段已不同程度融入油田生产管理中,单井、井组、队站的生产模式较之前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1

科技助推 管理升级

11月20日下午3时15分,在通往延长油田定边采油厂4960井场的路上,采油工苗润林正在修复近期被强降雨毁坏的道路。突然手机闹铃准点响起,他掏出手机简单操作几下,远在大山另一头的5口间歇井抽油机便先后缓缓启动。通过屏幕,他能够清晰地看到每台抽油机运行过程。他说自己管理的几个井场相距较远,若是来回跑,再遇上雨雪天气会更加艰难,现在有了这先进技术就能腾出时间完成一些其他工作。

据推广该项技术的职工拓盘龙介绍,对于油区偏远井场或巡井工来说,1台视频监控设备组合加装远程控制、闯入报警、隔空喊话等功能,可实现一人巡防多个井场,不仅提高了石油管护效率,还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

“我们厂6个联合站之间相距较远,人力巡线难度大,监控没办法做到远距离动态巡线,我们便每两座联合站配1台无人机,这样3台同时工作,一会儿功夫就巡完了联合站外围的主管线。”谈到无人机巡查管线的作用,延长油田吴起采油厂选油管理办公室主任雷海表示。

这些新科技在采油实践中的应用,让油田管理得以转型升级。

2

智能推动 提质增效

延长油田定边采油厂东仁沟采油队450多口油水井实现数字化全覆盖,原来点多分散的站点,现在中控室集中监控,形成了“采油队—中控室—集输点、注水站、无人值守井场”运行新模式。该队技术副队长刘亚洲介绍说:新模式使得生产运行效率、安全系数明显提升,用工总量、设备故障率也有所降低,现场管理有了质的飞跃。

延长油田吴起采油厂薛岔作业区是油田公司首个作业区,推行“全巡井”模式,借助物联网对520余口油水井实施智能视频网络全覆盖,生产动态实时远程监管,基础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分析、生成,电子巡井代替了人工值守,智能化设备代替人工操作,生产模式较之前截然不同。

此外,科技手段的应用还为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保障。延长油田吴起采油厂石百万联合站打造了油田首个标准智能化联合站,应用了人脸识别、扫码卸油、智能过磅、报表自动生成等技术手段,这一管理升级使得站内操作工序趋于自动化、智能化,职工人身安全系数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未降反升,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水平也在稳步提高。

4

探索推进数字油田

据了解,近些年,延长油田公司不断加快编制地面工程系统优化改造方案,探索油田信息化建设,逐步解决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站点分布不合理、管网集输率低,系统性成本过高等问题。与此同时,大力攻关致密油、页岩油、水平井等关键采油技术,稳步实施多轮注水会战,加速“少打井、多产油、提高采收率”目标落地,助推企业由打井上产向依靠科技进步增产转变、由过去外延式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创新增效转变。

7

11月18日,延长油田公司稳步实现了第十五年千万吨以上规模连续稳产。从百年前的石油“小作坊”到如今的千万吨规模稳产,百年油田借助科技创新手段不断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并且正在迈着科技增效与管理增效“两条腿”走路步伐,踏着规模稳产、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步子阔步向前!

据了解,今年针对后续发展,延长油田公司提出建成“六个油田”发展思路。其中,“聚焦生产模式转变,建设数字油田”成为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十四五”短期目标,该公司表示将在各单位先试先行、有序推进,着力建成2个数字化样板采油厂,油田整体油水物联网占比达30%以上,90%以上数据规范化入库,建成完善的生产调度指挥系统,以数字化赋能,推动生产经营模式变革,走好降本增效的新路子。(杜培华)

9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