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喜林)近日,2021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在海南博鳌开幕,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共谋数字时代,共赢绿色发展”。政府人士、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股份公司董事长张正、副总经理高洪涛参加论坛并发表讲话。
3日,由西凤酒协办的“励志100”中国品牌加油健康跑博鳌站在2021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期间开跑。各个企业及政府部门近百位跑者以“励志100”为名,用脚步在博鳌烙下品牌的印记,用体育精神传递民族品牌正能量。活动特别邀请马拉松世界冠军,中国女子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17年纪录保持者孙英杰担任领跑嘉宾,并指导跑前热身。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正等5位嘉宾共同为活动鸣响发令枪。
张正参加数字经济生态建设高峰论坛暨数字经济振兴东北高峰论坛并致辞
张正在致辞时表示,如何让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成为产生新价值的创造点,成为拉动白酒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如何用好“互联网+”,为企业带来商业模式的变革和发展,让产品与消费者实现无缝化对接,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是西凤人一直追求的目标和努力实践的课题。
“西凤酒设立了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与陕西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共建科研基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同时,启动了智能化工业革命,开启白酒工业4.0时代,打造我国领先的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张正介绍,西凤酒建立了优质原粮基地,通过信息化产品溯源系统平台建设,完成了从“田园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智能全覆盖,将白酒品控管理推上了新高度。
张正指出,数字化管理不仅为智慧化工厂建设提供了保障,更为营销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西凤酒通过大数据平台,可以更为准确地掌握市场发展趋势,更为精准地洞察消费者需求,更有目标地挖掘潜力市场,更有战略地实施市场投入,形成营销闭环。从品牌传播、消费者运营、市场营销、渠道管控和产品设计,更为精准地满足客户价值需求”张正说。
“作为中国四大老牌名酒之一,西凤酒在东北市场拥有长期的情感消费基础,有着不可替代的名酒市场地位。”张正表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数字化浪潮的席卷而来,互联网成为消费者了解产品的路径,西凤酒用数字化的语言讲好西凤酒品牌故事,为“老酒”赋新能,建立具有参与性和趣味性的互联网语言,不断适应和满足新一代消费群体追求简洁高效的品牌认知方式。
张正表示,未来西凤酒仍将紧跟时代步伐,以传统为本,以创新为要,升起数字生态之帆,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西凤酒的温度和热度。
张正参加2021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圆桌对话并发表主旨演讲
张正12月4日在2021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圆桌对话发言中表示,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是推动传统产业焕发生命力的源泉,也是打开经济产业链全新产业发展格局的钥匙。
“企业要大力推进创新技术应用,利用数字技术对于现有的业务格局进行改造和提升,实现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成本,同时也在融合和升级当中催生出新的业态和模式。”张正说,企业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将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的转型深度融合,运用设备数字化的检测自动化的管理智能化运行等手段,更好地达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成效。
张正介绍,西凤集团利用数字化手段对于产品的研发跟生产检测开展精细化管理,先后成立了中国酿酒原料及品质安全研究院,建立了优质的原料基地。通过信息化完成产品溯源系统的平台建设,完成了田园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
张正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张正在参加“2021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时表示,西凤集团践行国企使命担当,强化社会责任,将自身的品质发展、产区建设、产业格局积极融入到乡村振兴发展大格局之中。
据张正介绍,早在2017年,西凤就在榆林市开辟了西凤酒原粮种植基地,依托黄土高原高粱种植的天然优势,支持当地高粱种植产业发展,在陕北多地和企业驻地周边建立面积近40万亩的原粮基地,实现带动2120户农民贫困户脱贫脱困,解决了6000多户农民增产增收问题,显著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在未来发展中,西凤集团也将积极依据企业发展,依托发展战略,构建支持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全产业链。已建成投产的“333”工程(3万方储罐群、3万吨制曲、3万吨基酒提质扩能),在夯实自身发展实力的同时,以延伸出的大量用工需求及配套需求解决了当地众多富余劳动人口;借鉴酒庄生态链模式,打造“西凤+农业种植+农业观光”经济,从种植、采摘、酿酒、储藏、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式业态中,推动当地农村转型,使文旅产业繁荣发展。依托白酒产业,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之路。
张正认为,立足后疫情时代,中国白酒如何走出去,是一个长远的课题。“中国的白酒走出去不仅是一个产品走出去,而是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走出去。”
“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的发展速度还较为滞后。国内白酒出口量较低,因此发展前景还很广阔。我们应深挖中国白酒文化的亮点、内涵与特点,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让白酒文化能在全世界推广出去。”张正提到,从目前看,2020年中国白酒全年生产量约740万千升,但是出口量只1.4万千升左右,占比不到0.2%,中国白酒的消费仅占全世界烈酒消费三分之一。
而西凤酒是最早走向世界的白酒之一,今年九月,在新加坡第五届国际展望大会上,西凤酒的高端品牌红西凤作为官方指定品牌亮相国际展望大会,向国际友人展示了中国白酒品牌的“一抹红”。张正表示,西凤酒还积极参加丝绸之路品牌万里行活动、首届消费品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博览会等国际消费博览会及论坛,积极将国内的白酒品牌推向世界。
据张正介绍,截至目前,西凤酒已出口到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欧盟、日韩、港澳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商标注册,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同时也创造了诸多国际合作的新机遇。
高洪涛参加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并致辞
12月4日,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公司副总经理高洪涛发表了题为“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谱新章”的致辞。
高洪涛表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继续优化,农民财产性收入将得到有效提升,农村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正在开启。在这一背景下,西凤集团作为国有企业,一直在积极践行使命担当,反哺农村产业,将品质发展、产区建设、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
高洪涛介绍,西凤集团在陕西榆林市开辟了西凤酒原粮种植基地,依托黄土高原高粱种植的天然优势,对农民耕作开展技术指导,支持当地高粱种植产业发展。仅在原粮种植基地开辟后一年时间,西凤就有效带动212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6000多户农民增产增收,显著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高洪涛还提到,西凤集团创新运用新一代信息和数字化技术深入改革,投资22亿元开展了“333”项目,即建设年产3万吨凤香型基酒车间、3万吨制曲车间和3万吨储酒罐群。在推进“333”项目工程的过程中,西凤集团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智能化、数字化酿酒生产线,实现收酒、勾酒、灌装管网系统的全面智能化,为提升品质稳定性和生产效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金融与产业相互依存,相辅相成。高洪涛提议,在农业产业链上,金融服务可以以产业链核心企业为切入口,依托核心企业的科技优势,实现金融与产业的相互赋能,实现金融支持乡村全产业链发展的最终目标。他表示,西凤集团也愿意承担起农业产业链核心企业的职责使命,为广大金融机构提供数据、技术、项目等方面的支持,推动更多科技和金融的手段服务乡村振兴,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农村农业全产业链,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
高洪涛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目前,西凤酒迎来了最好的发展阶段。企业内部管理不断提升,凤香品质持续精进,市场营销加速发力,相信西凤酒将保持近两年销售翻番的态势,未来持续高速发展。”
高洪涛表示,西凤酒文化底蕴深厚,其生产酿造得以历代传承,不仅是精致技艺的体现,也是大自然的赐予。西凤酒的生产工艺一年中分为立、破、顶、圆、插、挑六个生产阶段,以混蒸混烧独特的工艺区别于南北方的传统工艺,并用全国独一无二的大酒海作为贮酒容器。同时,西凤酒生产地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气候条件适宜。工匠技艺沉淀升级,秦岭脚下精雕细琢,成就了浓郁独特的“千年凤香”。
西凤酒的销售成绩锐意增长,为保持品牌的成长态势,高洪涛提到,西凤集团将加速内部四方面改革:一方面,“核心”发力,提高内部工作效率;另外,加速品质提升,“将每一瓶酒当做艺术品来打造”,同时,改革市场营销机制;最后,在传承守正的基础上,加速企业数字化改革,目前新建成的生产车间已是北方地区最大的全自动化车间,后期将在包装、物流等方面深度改革,做到精准的数字化溯源。
高洪涛表示,“守正”即为传承中国传统酿酒技艺和白酒深厚历史文化;“创新”就是不断革新生产工艺,保障白酒品质和食品安全。从1952年被评为中国四大名酒之一到现在,西凤人一直坚守酿艺匠心,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面对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西凤将会持续把传统工艺与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互通互融,以更加优质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