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喜林 通讯员王永刚
2021年,凤翔区人社局发挥职能优势,服务企业发展,助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争取资金等重点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社力量。至目前,争取中省市资金2.65亿元,占任务1.8亿元的144.4%;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500万元,其中省际到位资金6100万元,分别占任务的107.1%、101.7%。
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全力指导冠森公司在自建美食城的基础上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和管理服务制度,协调联系15户创业实体入驻,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指导冠森公司完善了创业孵化基地创建资料,待市局验收后争创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同时,正在攻坚完成脱贫劳动力跨省就业一次性交通补助50万元项目。引进了创想思远、昆翔伯乐、首耀等3户人力资源公司落户凤翔,注册总资金600万元,其中创想思远纳入总部经济;苏浙、创想思远2户人力资源公司全年为我区贡献税收220多万元。
“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全速推进。全力实施企业群众眼里的11个“一件事”打包办理,19个高频服务事项在规定办结时限基础上提速50%,取消133个证明事项,为来凤企业提供“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厅式”办理人社服务,有效做法作为全省专题培训班观摩点,被全省各级人社部门学习借鉴。
人社政策助企惠民。全年为企业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费109.25万元,为44户参保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9.5万元,为210户企业发放“以工代训”补贴822万元。全面落实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事人才等人社政策,连续第17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全年发放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待遇7.45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622万元,发放就业创业扶持资金1200万元,拨付一次性求职补贴448人22.4万元,转移就业交通费补贴196人4.98万元,审核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2人6万元,累计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622万元。发展柏壳籽枕产业,为会山村9户贫困户分红3.95万元。
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广“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全区12个镇调解中心和四家重点企业调解委员会实现网上申请调解全覆盖。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结案率100%,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70%。全力抓好根治欠薪工作,落实工资保证金制度,加强工资支付诚信体系建设,推行“无欠薪”管理协调组和镇“防欠薪”工长制工作。全年劳动保障监察办理举报投诉案件63起,办理宝鸡12345政务一号通热线181件。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97%;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100%。
人社文化建设持续推进。全年争创各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57项(次),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7项(次),市级11项,区级20余项,多名工作人员被评为先进个人,多名人社干部在文学、绘画、书法等省市区比赛中获奖或参展。全年撰写调研报告17篇,4篇获奖。在各类媒体刊发信息112篇,“凤翔人社”微信公众号关注度知名度日益提升。党史学习教育亮点突出,人社干部自编自导的《党史歌》微视频被省委组织部官网推广,红色三部曲长卷被区档案馆收录。
2022年,区人社局将紧盯区委区政府“主动融入主城区,争当发展排头兵”核心目标,勇于担当、奋力攻坚,聚焦项目建设、争取资金、招商引资等工作,统筹抓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持续打造实干创新、和谐活力、智慧书香凤翔人社新形象。在项目建设上,将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切入点,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实施就业扶持、就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三项,共2300万元的民生补助项目;积极联系创业担保贷款企业,谋划建设凤翔博方新型节能环保建材有限公司总投资3018万元、年度投资1218万元的汽化渣空心砖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和陕西明棋精工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7000万元、年度投资2400万元的装配式建设生产线建设项目。在招商引资上,发挥人社职能优势,提供稳岗返还、人员招聘、创业贷款等服务,助力柳林酒业提质技改及工业旅游项目建设,力争年度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000万元,其中省际到位资金6000万元。在资金争取上,全面落实人社政策,力争年度争取中省市资金1.8亿元。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做实乡村振兴平台载体,在推动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中,奋力开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