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何锡辉)汉阴县观音河镇距离县城18公里,是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地,如何守护好绿水青山,又能依托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成为镇村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近年来,镇党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三联机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走出一条做强产业、做优生态、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支部联建强堡垒
全镇7个村人文相近,习性相亲,产业趋同。7个村党支部以城乡联、村村联、村企联等方式与市工商银行、市环境生态分局、县委政法委、华能新材料公司等7个市县帮扶单位5家企业,通过一对一和一对多等形式开展支部联建。
水田村党支部通过城乡联的方式与县委政法委党支部开展联建,政法委党支部发挥机关党员干部理论优势,与水田村党支部党员开展一对一结对帮联,两个党支部定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和产业发展示范村等方式,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全村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内容,谈体会、讲心得,组织全体党员在党旗下开展集体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回望入党初心,更好发挥党员示范作用。
朱朝军是县委政法委党支部副书记,2021年被选派担任水田村“三联”党建指导员后,他定期深入水田村,与支部商议制定“三联”工作年度计划、讲授专题党课、为群众办实事等系列活动,开展村党支部标准化创建系列活动,村党支部党建规范化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今年,县委政法委党支部和水田村党支部同时被县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徐伟是一名90后大学毕业生,因热心村级公益事业,村两委换届当选为水田村党支部副书记,因缺少经历工作中有些放不开手脚。面临同样问题的进步村年轻干部杨慧,思想灵活,办公自动化比较熟练,但缺乏与群众打交道方法技巧,工作中处理问题有些棘手。
两个支部地址位置相近、产业发展趋同,开展支部联建,互派挂职锻炼成为培养年轻干部成长的最佳选择。
徐伟到进步村挂职党支部书记助理,向进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本艳学习党建业务知识和产业发展。杨慧到水田村挂职村委会主任助理,向水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小卫学习矛盾纠纷调处、“321”基层社会治理、群众沟通技巧等知识,通过师傅一对一传帮带机制,经过近半年培养历练,两名年轻干部迅速成长,都能独当一面,成为工作中佼佼者。
产业联盟富一方
前些年,各村农户自发地栽种烤烟、黄姜和魔芋,因缺技术、规模小、价格波动大等因素影响,一直未能获利。
近年来,观音河镇党委政府班子大胆探索,从镇情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独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猕猴桃种植。
六村合力,握指成拳共谋发展,这样的想法在各村之间不谋而合。在镇党委的倡导下,成立了汉阴县佳果猕猴桃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核心作用,支部书记由镇政府分管产业发展的副镇长担任,支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商产业发展。合作社以高标准为引领,坚持“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销、产赢共发展”的理念,全镇发展种植猕猴桃的六个村成立汉阴县佳果猕猴桃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立了观音河镇猕猴桃产业科技服务中心,按照“四化五统一”模式,建立了集体决策、统一发声、规范采购营销运营模式。将各村猕猴桃种植“单打独斗”转向规模化发展,由零星的产业点汇聚成产业带,逐步破解了全镇猕猴桃产业发展壮大难的瓶颈。
观音河镇优质水源、良好气候、科学管护,猕猴桃果子大、味道美,观音河镇的猕猴桃凭借自己的实力获得品尝者的一致好评。
在今年观音河镇中坪村举办首届猕猴桃采摘节,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县区数千人前来参加,活动现场售卖猕猴桃三千多斤。
钟恩旺是中坪村第一批猕猴桃种植户,三年前种植的猕猴桃今年迎来丰收,猕猴桃长得又大又圆润。随着猕猴桃成熟期日益临近,销路愁坏了老钟两口子,全家5口人,儿子儿媳和孙子常年外出务工,果子采摘售卖没有劳动力也成了大难题。
类似于老钟的农户不止一家,佳果猕猴桃联合社党支部找准问题所在,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入户为老钟家采摘果子,同时决定统一收购猕猴桃,帮助种植户铺销路,联合社根据猕猴桃大小、果子品质等分类定价,按照一类5.5元/斤、二类4.8元/斤、三类3元/斤的价格向农户收购。农户既可向合作社统一售卖,也可选择自行出售。通过联合社党支部带动,老钟今年种植的1亩猕猴桃,采摘出了两千多斤优质果子,在家门口就卖到了一万多元。
据悉,观音河镇自2016年开始发展猕猴桃产业,目前全镇猕猴桃种植面积超过2500亩,今年首批挂果面积达300亩,产量已达近9万斤。按照标准化种植、统一销售的模式,带动农户种植猕猴桃,通过合作社联营、电商、直播带货等形式,现已全部售罄,实现销售收入七十余万元。
资源联享共发展
隆冬时节,走进观音河镇水田村猕猴桃产业示范园,一顶顶由猕猴桃藤蔓组成的牵引顶“大伞”映入眼帘,工人们正在忙碌着为猕猴桃施肥剪枝。而在过去,这里猕猴桃产业园因管理不到位、排水不畅,导致猕猴桃生长缓慢。
“猕猴桃是藤本植物,顶端极性强,生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弯曲倒伏,造成头重脚轻现象,因此及时摘心促壮,是培养一干两蔓的整形基础。修剪时要对修剪工具进行消毒,对伤口涂抺愈合剂封口,防止病菌交叉感染。确保树体健壮生长。”县猕猴桃工作站技术员全挺在水田村猕猴桃产业园向参观学习的人员介绍猕猴桃修剪技术。
“水田村猕猴桃高标准产业示范园起步早、标准高、管理规范,一直走在前列,通过这次现场学习猕猴桃施肥、修剪技术,我们义兴村猕猴桃产业园建设以水田村为标准,及时施肥和修剪,明年一定会有好收成。”义兴村猕猴桃产业合作社负责人王诗伟说。
在支部的引领下,定期开展以猕猴桃田间管理、施肥培土、修建管理、技术交流和现场观摩为内容的主题党日活动,使全镇猕猴桃标准产业示范园建设初具规模,为今年率先在义兴村和中坪村挂果的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保障。
水田村种植350亩猕猴桃正处成长阶段,还未产出没有收益。今年想要新种植150亩猕猴桃,因资金紧缺无法实施。药王村级产业合作资金有结余,无法发挥效益。如何将两个村级产业合作社资金使用发挥效益最大化?一边急需资金发展产业,一边有闲置资金。如何将二者需求有机结合。佳果猕猴桃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党支部充当“媒人”,牵线搭桥促使合作成功。水田村产业合作社向药王村产业合作社借用资金20万元,期限1年,以产业合作社收益资金按期偿还。
水田村产业合作社拿到钱解决产业发展资金掣肘,150亩高标准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建设完后,水田村将实现户均1亩猕猴桃的发展目标。
目前,全镇的7个村党支部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连片发展猕猴桃种植、拐枣、魔芋、翠李等特色规模产业,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注入了创新活力。
“通过抓’三联’促发展机制落实,在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中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和核心力,整合全镇的土地、林地、信息、技术等有效资源,把全镇3200户10242人嵌入产业链中,让群众在‘产业美、生态美、生活美、宜居美、人文美’观音河‘十四五’建设过程中实现稳定增收。” 观音河镇党委书记李志鹏在谈到三联工作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