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报名!”“算我一个!”“走,下社区!”
12月28日,陕西省妇联接到省直机关干部下沉西安基层一线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后,迅速行动、紧急动员,8名政治素质好、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优秀党员干部被抽调作为陕西省妇联第一批下沉队伍分赴曲江中心、枫林绿洲、马厂子等七个社区,下沉基层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12月29日清晨,8名志愿者在经过培训后高效上岗,共同参与录入核酸检测人员信息、维持采样现场秩序、逐门逐户发放蔬菜、清点分发防疫物资、了解社区居民需求、疏导化解群众情绪等工作。她们坚决服从社区管理,带头勇于担当、勇于奉献,不讲条件、扑下身子,与社区同志同甘共苦、并肩作战。她们忙碌的身影,成为冬日寒风里格外暖人的巾帼温情。
挑重担,战一线
北方的冬日虽然寒凉入骨,然而下沉干部们的心是暖的。
在碑林区张家村街道白庙路社区,靳倩倩的工作是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并按照防疫要求维护秩序,搬运防疫物品及居民生活物资。因为防护服的穿脱很麻烦,为了节省时间,投入工作前靳倩倩尽量少吃少喝,在工作现场,她忙前忙后,挑重活挑累活,密封的防护里一层层口罩把脸上勒出深深的印痕,口罩里呼吸的热气化作冰冷的水珠。
一天的工作结束,靳倩倩的手脚已经木然,然而她说:“切身的体会更让我感知那些已经在抗疫一线奋战了十几个日夜的工作者无比坚韧和伟大,作为一名妇联干部,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同他们一起凝心聚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担当责任,不辱使命,守护好人民群众健康”。
担使命,勤作为
来自陕西省妇联组织部的张艺凡此次被分到神舟六路社区,她留心到,社区人员流动大,人口结构复杂,不同社区之间情况差异很大,是疫情防控最为关键的一环。
张艺凡注重发挥群团干部群众工作优势,与社区干部一同就重点防控人群、特定人群进行走访,积极收集、解决群众现实需求的同时,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上下功夫,与社区干部一同优化走访工作标准流程、讨论蔬菜配送流程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讨论应对预案,真正将好事办好,在具体服务中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用真心,送真情
“社区工作头绪繁杂,又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因此如何在这种特殊时期安抚好、照顾好群众情绪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必要前提。”陕西省妇联下沉干部曹迪在工作开展前,已经做好了工作预判。
她当天的工作是负责核酸检测的信息录入及现场引导工作。在一线她发现核酸检测的工作人员以女性为主,她们在核酸检测中细致耐心,语气轻柔,充分发挥女性力量,保障了核酸检测工作的高效开展,这让曹迪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以她们为榜样,真心真情为群众服务,更好地为社区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她表示社区这边工作人员家都离得比较远,所以她主动申请了下午3点到晚上12点的夜班工作,让离家较远的社区工作人员可以早点回去休息。
心所系,共战“疫”
接到12月29日的工作安排,陕西省妇联干部韩晓艳早早起床,她要在8点前赶到枫林绿洲社区。
她当天的工作是负责24个核酸检测点防疫物资的分发。“社区工作人员和医护工作者不容易。非常时期,他们非常辛苦,也非常可爱可敬。从18号至今他们吃住在一线,几乎每个人都是疲惫而不倦怠,声音嘶哑却依然在扯着嗓子喊话。”抗过一天的战斗,韩晓艳看到了基层人员的不易,也更坚定立足岗位,尽心尽力的决心。
“基层干部的工作水平和敬业态度值得我们学习,这次干部下沉非常有意义,能让我们每个人都在一线工作中得到锻炼,让我可以尽绵薄之力协助社区工作。走进社区,走进小区,才能走近群众,走近民生。才能实实在在干点朴素暖心的事,才能真真切切看到那些普通但不平凡的人。”韩晓艳说。
面对疫情,陕西省妇联积极组织协调所属社会组织通过组织志愿者服务、提供物资或人员运输、为一线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提供餐食、为疫情期间困境妇女儿童和相关家庭提供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等形式参与抗疫。协调陕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募集资金,捐赠18280个口罩、12450套防护服、3975个面罩以及手套、酒精等防疫物资。同时,充分发挥业务优势,开展线上抗疫服务,在“秦女子之声”微信号开通“抗疫.特别家教”专栏和“红雨伞”心理服务热线。
疫情面前,妇联人积极化身“守护白”与“志愿红”,没有豪言壮语,用一颗“公”心和实际行动守护彼此,让这个寒冷的冬天因为有“她”而温暖。本报记者 柴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