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娜)元月9日,三九第四天,零下8°,走在街上,空旷又冷清,只觉寒风蛮横地抓乱头发,冷气疯狂的侵蚀双腿,我下意识地将棉衣扣的严严实实,清了清干哑发炎的嗓子,把手揣在衣兜里,缩着脖子快速行走。
早上8点,我作为联络员准时来到县医院,准备跟随核酸采样人员一同前往常宁镇。前一天晚上,医院已将带队领导、人员分配、车辆调度安排就位,我到时,医护人员已经准备好防护、采样、消杀用品,蓄势待发……
9点半,我们到达了常宁镇小应村,我和两组人员下了车。山路崎岖,坡陡弯急,车内空间密闭,我们都有点晕车,但是医护人员顾不上自身难受,立即去换防护服,为确保穿脱自如,防护服下的衣服不足以御寒,在户外采样,他们只能强忍。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装备齐全,采样员两人一组,你登记我采样,有条不紊地忙活起来。
中午12点,采样员已经连续工作了近三个小时,每采样完一个人,都要手消一次,单薄的乳胶手套里他们红肿膨胀的手依稀可见,手指麻木得不听使唤,双腿冷得发抖,脚下微微跺着小碎步。正值饭点,零零散散还有群众前来,他们顾不上吃顾不上喝,依然有序录入信息,规范进行采样,大家靠着顽强的毅力坚持着,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群众,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必须完成采样任务。过了一个多小时,村民们全员采样完毕,确认过之后,队员们才颤颤索索地脱下防护服,消毒、装箱、扎袋……他们的手像是“充了气”,伸不平又攥不住。“这些娃二十几年都没生过冻疮的手,今年怕是伤的不像样儿了”村干部关切地问到。“呵呵,现在还可以撑得住,晚上回去手放在床上,又疼又痒,实在难忍。”护士小刘笑语答道。“娃娃们暖暖手,都饿过时了,快吃饭吧!” 此时饭菜都凉了,可他们没有一句怨言,就着热水,匆匆吃完,又准备转战下一个村。此时,我满眼心疼,他们不知这样忍受了多少天,凑合了多少顿,这一切都只为确保顺利完成此次核酸采样任务,为永寿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下午2点,我们在上邑村已经采样了230人份了。我不停地叮咛大家“把健康码亮出来”、“间隔一米距离”、“戴好口罩”,来来回回地维持着秩序,虽然嗓子像火灼似的, 但一想到采样员们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成千上万次重复着一个动作,等会还要入户采样,仿佛被注入力量,又鼓足干劲,继续工作…… 村中有不少行动不便的老人、幼儿,他们无法到采集点排队进行采样,为了照顾这些特殊群体,我们的队员进行上门核酸采样,瘫痪在床的老人,爱哭闹的幼儿的样本采集十分困难,他们既当起了心理疏导师又当起了幼儿园老师,细心引导、态度亲和,很快就采集完一个样本。
在北顺什村,去采样3岁的糖豆时,孩子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大白”,藏在爷爷身后又哭又闹,护士曼曼急中生智,“我们是奥特曼,专门来消灭小怪兽的,让我看看你嘴里是不是有个小怪兽”她挥了挥手里的采样棉签“这就是我的魔法棒”,糖豆眼里泛光,扑进爷爷怀里,张大嘴巴,曼曼瞬间完成了糖豆的采样。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可爱的“大白”笨拙地奔走在乡间小路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包裹着燥热出汗的身体,灌了铅的双腿艰难挪动,水汽笼罩着整个面罩,在缝隙中探索着前面的路,拿着采样工具和医疗废物的手被冻得失去了知觉。他们依然马不停蹄 ……
晚上8点,一天的采样工作基本结束,今天我们这组采样了2105人份。脱下防护服的他们,即使脸上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记依然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可爱,我想天使不过如此!
从凛冽清晨到月明星稀,采样员拖着疲惫的身躯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坐在车上,我松了一口气,顿感嗓子又干又疼,想到这一天的所见所闻,我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在他们面前这些都微不足道。领队张大夫担心大家晕车,提议唱歌缓解不适,大家满怀热情,精神抖擞,放声高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看着可爱又可敬的他们,希望山河无恙,长安常安,永寿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