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肥胖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日前,日前,27岁的小李匆匆来到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身高177㎝的他,体重已经高达130kg,BMI值更是高达43.1kg/m^2,根据我国BMI值测算,小李算得上是重度危险性肥胖。
多学科相互协助 帮助患者缓解不适
小李自述,自己近两个月以来出现了双下肢水肿、走路无力并伴有腹胀、头痛头晕、胸闷气短、乏力恶心等不适症状,最近这几天更是感觉明显,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为此,科主任李露建议小李入院治疗。
入院后,经诊断,小李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腹腔积液、脂肪肝、高血压病2级(高危)、高尿酸血症、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双肺支气管炎等。鉴于小张的情况比较复杂,病情比较危重,李露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经诊断,小李存在肥胖相关性肾病(obesity related glomerulopathy , ORG)。由于患者既往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肾功能不全,目前出现腹胀症状考虑为心肾功能不全、水钠负荷所致,肾内科团队第一时间给予小李保肝护肾、利尿扩管、减轻心脏负荷等对症支持治疗。随后,营养科专家会诊并为小李调整饮食结构,制定个性化食谱;普外科专家会诊,专家们建议小李择期进行减重手术;最后经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会诊后,鉴于小李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需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经与小李家属洽谈商定之后,立刻将小李转至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继续深入治疗。
后经该院多个学科的相互协助、共同努力、积极救治,小李自觉胸闷气短症状明显减轻,腹胀及双下肢肿胀的情况也明显缓解,复查各项指标后,较入院前明显好转,复查二氧化碳分压降至60mmHg之下。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措施
“小李啊,你出院以后一定要注意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你看你还这么年轻,医生给你制定的食谱一定要好好执行,我们可是很期待看到瘦下来的你哦!”李露主任跟小李叮嘱道。
据了解,ORG是指肥胖引起机体一系列代谢紊乱,由此导致的肾脏病变。临床表现为肾脏肥大、肾小球滤过率(GFR)增高和蛋白尿,肾活检病理学特征为肾小球体积普遍增大,常伴有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SGS)。
肥胖通常指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体征。肥胖定义为体重指数(BMI)超过 30 kg/m2(亚洲人超过28)肥胖者的肾包膜下脂肪紧紧包裹,部分脂肪向肾实质内渗透,造成对肾组织的机械压力,导致肾组织局部缺氧性损伤。另一方面,肥胖者常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及胰岛素抵抗,这些变化会造成肾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引起肾脏的高滤过、高灌注性的损伤。肾脏疾病的发病比较隐匿,临床上往往早期会出现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持续蛋白尿,晚期才会出现肾功能的损伤,如不及时治疗,最终可能导致尿毒症的发生,需要透析或者肾移植治疗。
医生提醒,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肥胖是减少肥胖相关性疾病的重要措施,而不良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着肥胖相关肾脏病的病程进展。减少酒精的摄入、戒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加强运动都可以有效地改善包括肾脏疾病在内的多种慢性疾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