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薛艳丽)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陇南市徽县水阳镇石滩村妇联主席梁倩娟做客中国青年网联合今日头条举办的线上“2023代表委员面对面”微访谈活动,和大家分享乡村振兴相关建议。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中国青年网:欢迎全国人大代表、陇南市徽县水阳镇石滩村妇联主席梁倩娟做客中国青年网联合今日头条举办的《2023代表委员面对面》微访谈,请您先和大家打个招呼,简单和大家做下自我介绍。
梁倩娟:大家好,我是全国人大代表梁倩娟,现任甘肃陇南市徽县水阳镇石滩村妇联主席、陇上庄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非常高兴能够和大家进行交流。我也是一名农村电商从业者,这些年来一直通过互联网电商的方式把家乡各种各样的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带动老乡们增收。今年我依然将目光聚焦在电商行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主题上,带来了一系列相关建议。
中国青年网:如今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农村电商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关于电商行业发展,您今年带来了哪些相关建议?
梁倩娟:近年来,陇南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去年,陇南带动了就业创业30万人,帮助农村居民人均增收1129元。但在销售过程中,仍存在适销网货的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制约了电商产业化的发展速度。为此,我建议地方政府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农村电商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尤其是推动直播电商进一步提升供应链水平,规范直播电商生态,让优质产品更具品牌化、优质主播获得更多扶持。
当下,返乡创业就业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但不是每一个返乡青年都能获得成功,都能在乡村走出一条自己的职业道路。我认为,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可以吸引并留住返乡创业青年、带来先进生产经营理念、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建议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与平台企业紧密合作,加大乡村数字化培训的密度和覆盖面,搭建返乡创业就业课堂与学习基地,为青年返乡就业创业赋能。
同时,建议更多地方政府与平台企业合作“直播带岗”,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以更好地满足制造业用工需求、提升触达规模和匹配效案,降低企业招聘成本。利用“人力资源数字化服务+企业数字化招聘+平台数字化赋能”的模式,促进东西部就业协作,解决工厂“招工难”和劳动力“就业难”问题。
中国青年网:您一直在讲述家乡故事、带领村民致富,大家都亲切地叫您“梁掌柜”,当初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成为一名返乡创业“新农人”?
梁倩娟:前些年我在外务工的时候,发现身边的朋友,还有很多大城市的人,他们对原生态的农特产品非常喜欢。我的老家陇南徽县也有很多好产品,但苦于没有太好的销路,于是我想也许能够返乡创业为家乡做点什么。刚好当时陇南正在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我抓住机会参加了学习培训,成为了电商创业的一员,并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刚开始的条件也十分简陋,一根网线、一台电脑,“陇上庄园”就这样诞生了。从一罐油泼辣子开始,到如今家乡的土特产通过网络被卖到全国各地,我也成了村民口中的“梁掌柜”。
中国青年网:您在去年还建起了一座农家书屋和传统连环画阅读基地,其中有哪些收获和感悟,欢迎和大家交流分享。
梁倩娟:在带领老乡们致富的同时,我也希望为村里的留守儿童构筑起精神家园。去年村里新建了一座传统连环画阅读基地——石滩村农家书屋,我亲自担任“农家书屋主人”。基地中的连环画包含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经典名著,还有一些英雄人物和红色故事等,用生动通俗的方式很好地弘扬了传统文化。农家书屋还得到了湖北省图书馆的大力支持,在获悉村里的需求后,湖北省图书馆精挑细选了300余本优质少年儿童读物,第一时间进行了寄送,丰富了书屋图书量。如今,很多小朋友在周末或者放学后都会来这里看书,而且因为书屋就在电商服务点里,有些老乡们把农特产品拿来给我们卖山货时也会去翻阅。看到这些我心想,这屋内的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屋外老乡们拿着农特产品也是另外一种希望,美好希望环环相扣。
中国青年网:听说您今年确定了新的“小目标”,可以分享下您在未来又有哪些新的工作计划?
梁倩娟:全国人大代表既是一份责任,又是一份使命。我将继续留在农村,为电商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电商从业者,未来要把家乡更多的农特产品卖出去。我们徽县的特色产品包括蜂蜜、食用酒、中药材等等,这几年采用多种方式营销,一方面通过直播电商直接售卖,另一方面邀请助农主播一起合作助力。去年我一共做了90余场直播,销售总额307万元,其中仅土蜂蜜就卖出了27吨。今年我的新“小目标”也确定了,就是帮助家乡的老乡们卖出去30吨品质优良的土蜂蜜。电商直播带货,不仅可以卖农特产品,还可以宣传当地文化、旅游产业。下一步我希望甘肃陇南的农产品和山货能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更多代表委员精彩内容,欢迎通过今日头条客户端搜索关注#代表委员面对面#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