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责任担当筑坦途

——记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公司关中环线公路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焦东旺

2023-03-31 14:29:32

焦东旺:“回想23年前,我走出校园,只身南下,筚路蓝缕,步入工程建设,立足实践,扎根基层,从施工员做起,为了做好施工工艺工法,曾连续72小时在隧洞里潜心研究。我也曾问过自己,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我在这繁琐细碎枯燥的工作中这般耐心、这般专注、这般匆忙、又这般无怨无悔,我始终坚信,昨日最大的坚持,可以造就今日最大的力量。如今,我在一名优秀项目经理的道路上不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制高点。”

焦东旺,48岁,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公司关中环线公路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入行23年,8395个日夜,习惯了机械的轰鸣,习惯了巡视的频率,习惯了加班加点的解决问题,习惯了电话与家人联络感情……奔波从未停止,成绩与汗水共存。

能源强企的“实干家”

周礼之乡,渭水河畔,单调、寂静的园区里迎风飘扬的旗帜和屹立在楼顶的“关中环线项目部”标识显得格外耀眼。关中环线公路项目是陕西省宝鸡市“三横两纵两环”高速公路规划的两环之一,途径宝鸡市眉县、岐山县及宝鸡市高新区、陈仓区,线路长40.628km,项目建成后,将连接宝鸡市渭河川道、北部山区、秦岭山地的高速公路,为强化宝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陕西省高速公路网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强大助力,是关中人民的民心所望。

清晨,焦东旺整理好着装,拿好安全帽,坚毅的眼神,矫健的步伐,又踏上了一年如一日的施工现场巡查路……“一定要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基础上确保进度。”焦东旺始终坚守“事事操之在我”的理念,工地上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穿梭于施工现场的每一个角落,关注每一个环节,叮嘱每一个细节,有问题马上解决,有困难马上协商,用智慧运筹帷幄,用胆识攻坚克难,用“实干之心”耕好“责任田”。

1

项目前期因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致使目前任务更重,时间更紧,要想高质量如期完成任务,唯有加倍努力。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是摆在整个项目面前的难题,也是焦东旺心中最担忧的问题。

为了调动各方力量和施工热情,在焦东旺的主导下,关中环线公路项目成立了3个“党员突击队”、1个“青年突击队”、2个“党员责任岗”和1个“党员责任区”,针对生产经营工作中的急难险重事项,采取“销账式”做法,紧盯问题不放,逐项专题研究、逐一制定策略,系统谋划干、凝聚合力干、立足当下干,实现“以天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年”。

1

月落天寒,万家团圆,关中环线公路项目施工现场依旧灯火通明、机械轰鸣。在焦东旺的带领下,“有困难党员顶在前”已经成为施工建设中的常态,项目全体领导干部以“干部在一线指挥、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为标准,克服了征拆难度大、疫情反复多变、施工环境复杂等诸多阻碍项目向前推进的“卡脖子”问题,将狠抓工程节点和关键线路作为保证施工进度的重要抓手,主动作为、科学部署、有序推动,实现了项目建设的良好开局。

紧绷的神经,酸痛的眼球,但焦东旺身扛责任,肩负理想,有担当,所以认真负责;有信仰,所以坚守底线;有作为,所以忘我前行……

工匠精神的“传承者”

随着工程建设的推进,新的难题又出现了。在桥梁桩基施工过程中,因工程地处富水卵石层,桩基钻进过程中,容易塌孔,作为项目经理的焦东旺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主动带领技术攻关小组,破瓶颈、解难题,通过分析研究、反复论证,最终采用双护筒定位钻进施工工艺,解决了桩基塌孔问题,钻进过程安全质量可控,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焦东旺:“目前是关中环线公路项目建设的黄金时期,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一定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劲头,想方设法全力保障全线施工部位不掉队”。

“全力冲刺,我们准备好了”。焦东旺带领“硬核”党员突击队领取任务,定措施、上方案、抓落实,严格把好每一道工序、盯守每一次浇筑过程、检查每一件设备设施,施工例会上,出现最多的场景就是激烈争论,大家边讨论、边记录、边调整,致力于瓶颈突破,进度就是这么一分一秒抢出来的。

焦东旺的传承,不仅仅限于业务工作。2021年9月,项目所在地宝鸡市岐山县出现连续强降雨,导致石头河水库持续泄洪,隧道进口上游决堤,河堤公路阜丰大道多处决口。焦东旺接到通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设备有序撤离。待灾情稳定后,焦东旺带领党员突击队第一时间奔赴受灾现场开展灾后清理工作,用行动诠释了使命担当。

1

2022年3月,为支援宝鸡抗疫,在焦东旺的带头下,项目部自发组织捐款1.54万元,并捐赠了口罩等防疫物资;同年9月,焦东旺带领党员突击队组织志愿者深入疫情防控一线,为防疫工作人员送去温暖、送去慰问,为宝鸡市疫情防控工作注入能建力量。

奋进路上的“逐梦人”

焦东旺:“不断修炼跨越,为更为广阔的胸怀而学习,为更有穿透力的视野而前进,为更具敬业为民之心而塑造能力。”

1

工作以来,焦东旺先后荣获“混凝土预埋件立体模具支架”“大直径桩基钢筋笼立式全环向定位胎架装置”“一种路基式钢便桥桥面”“一种预制台座拉杆预埋拉紧装置”等多项专利及工程建设先进生产者、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项目经理等多项荣誉称号,获得各方一致好评。他参建的云南思茅至小勐养高速公路荣获第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云南省优质工程一等奖;他参与研发的《中央索面不对称弧形变截面箱梁斜拉桥施工关键技术》荣获中国能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及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被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鉴定为国际先进,成功解决了斜拉桥施工中一系列技术难题,促进了该桥型在桥梁建设行业内的发展。

1

不一样的角色,围绕着永恒不变的本色。20多年间,焦东旺从敢打硬仗到善打硬仗,用实干诠释了一名中国能建工程建设者的责任与担当,用成绩证明了一个筑路人的初心和使命。

截至目前,关中环线公路工程项目渭河特大桥桩基累计完成373根,占总量的56.3%;承台累计完成6个,占总量的66.6%;空心墩累计完成102米,占总量的85%;五丈原隧道开累开挖完成3126.2米,占总量86.6%;仰拱开累完成3166米,占总量86%;二衬开累完成2913米,占总量79.2%。

通讯员 孟悦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