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少锋 李盼)今年以来,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以提升标准、优化服务、快速办成事为目标,紧紧围绕“123”便民服务理念,“五化”同步提升服务质效,持续落实“直办、陪办、代办”三办服务模式,高质量开展便民服务,用心用情用力优化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有力推进“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
一是服务事项清单化。镇村12个便民服务中心(站点)按照优化流程,便民高效的原则,对集中办理的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办理等82项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形成清单指南手册,一次性告知办事群众所需材料、办理时限、办理流程等内容,不断提高业务经办质效。
二是业务受理全科化。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一窗受理”服务模式,慕仪镇组织镇村业务人员进行全科业务培训,将社保、计生、就业、残联等领域便民服务事项纳入“全科服务”中。在落实首问负责和前台统一受理制度的基础上,推行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互为“AB岗”的服务模式,实现政务事项的“一门全办、一窗综办、一网通办”全科业务模式。
三是服务方式信息化。依托“陕西政务服务网”,畅通网上审批系统,推动镇便民服务中心与区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并向村便民服务站延伸,逐步扩大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范围,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四是“三办”模式常态化。持续拓展“直办、陪办、代办”三办模式内涵与外延,对于公益性岗位、城乡特困供养申请等46项需要报上级审批的事项,全面落实“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度。成立12支“上门办”便民服务队伍,为110余名年岁高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养老认证、24名残障人士提供助残器具发放、116名高龄老人申领补贴等服务,将“群众跑腿”变成了“干部跑腿”,由被动受理变成了主动作为,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五是“三心”服务品牌化。坚持服务品牌化,群众来办业务做到笑脸相迎,热情接待,让办事群众感到“暖心”。在受理业务时,对符合办理条件的,坚持“一件事一次办”,让群众“放心”;对不符合办理条件的事项,做到依据“一次告知”,让群众感受到服务的“耐心”。在便民服务内容上,通过提供更多套餐式、主题式集成服务,提升服务效能,当好“解忧人”,用“真心”赢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