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商洛法院:聚司法合力 护大美秦岭

2023-05-04 13:17:00

近年来,商洛两级法院积极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以司法之力守护商洛绿水青山,为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心怀“国之大者”,以首位之责保护大美秦岭。高度重视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两级法院党组坚持把秦岭生态司法保护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推动审判资源、要素、力量向环资审判工作集聚,以实际行动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司法卫士。

打造“集中管辖+专门机构+专业团队”模式,筑牢秦岭生态保护司法屏障。2018年先行先试在全省率先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挂靠行政庭开展工作,在商州、洛南两个集中管辖法院成立环资庭,环资审判从无到有,实现跨越发展。健全机构设置,按照省高院统一部署,2022年在其他五县法院挂靠成立环资审判机构,2023年在全市七县(区)重要区域流域均设立环资审判巡回法庭,实现全市法院环资审判全覆盖。落实“三审合一”制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2018年至2022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环资案件389件,审结374件。

坚持“违法担责+环境修复+惩戒教育”理念,让司法基地成为“点绿成金”的生态基地。2021年,商洛中院与市生态环境局等五部门联合签署司法共建协议,设立商洛市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2022年4月,洛南县法院以洛南县音乐小镇景区为依托,联合县林业局共同设立红豆杉司法保护基地,栽植红豆杉5000余株;2023年,柞水法院在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设立秦岭·牛背梁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以司法保护、宣传教育、专家协作、府院联动和生态修复五大平台为抓手,依法能动扛起护卫秦岭的司法担当。

推进“执法司法配合+区域协作联合+专项治理整合”一体化,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生态保护格局。完善协作配合机制,全市两级法院与各行政执法部门均建立了与业务相关的常态化联络工作机制,通过带案指导、法律培训、案件点评等,加强信息互通、业务沟通、执法与司法衔接畅通。加强区域司法协作,与河南省、湖北省等六县(市、区)法院共同签署《建立司法联动机制的意见》,携手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积极参与专项活动,指派业务专家为执法部门进行法律指导,先后参与秦岭违建专项整治、秦岭“五乱”治理、小水电清理整治、全市“两拆一提升”等重大活动和专项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和法律服务,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法院力量。

开展“案例警示+专题活动+节点普法”宣传,奏响全民共护秦岭的“交响乐”持续发布典型案例,编印秦岭生态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汇编》和《环资法律法规选编》,按年度发布十大动物保护、五大植物资源保护和五大非法采矿典型刑事案例。开展专题宣传活动,邀请有关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向社会通报商洛法院环资审判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把握重要节点宣传,两级法院每年利用“3·12”义务植树等宣传活动,突出“以案释法”作用,营造共同保护秦岭生态的良好氛围。商洛法院保护秦岭做法被《人民日报》、新华网、法治日报等主流媒体采访报道。

下一步,商洛两级法院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为守护中华祖脉、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法院的智慧和力量。

通讯员 任丹江 郑祥甫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