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候联阳 吴小卫)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宅基地制度改革、人居环境整治等农村地区重点工作推进,亟需村庄规划发挥基础性作用,对编制村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编制好村庄规划,是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乡村地区空间治理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省厅、咸阳市局的指导下,兴平市积极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兴平市丰仪镇村庄主要以集聚提升类为主,通过该镇郭公村、彭家村、高家村等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总结探索之路。
一、摸家底:通过对前期所编制村庄进行摸家底,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各村社的具体情况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按照调查现状、踏勘地形、收集资料,了解村庄土地利用、经济发展、历史文化脉络、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建设、民俗文化和人文风情等基本情况及发展诉求,梳理村庄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总结村庄发展脉络和特点,剖析村庄发展问题、短板和优势,切实做好本次村庄规划编制打好基础。
二、定格局:根据前期的摸家底,制定村庄发展的方向,以郭公村为例,主要编制为集聚提升类村:集聚提升类村庄。采用“基本内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产业空间引导”的编制组合。明确应配置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确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布局产业空间,提出产业发展措施。
三、谋发展:一方面,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如:教育(小学、幼儿园);医疗:卫生室;养老:老年活动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另一方面,解决村民出行和健全基础设施完善道路交通体系和完善设施,完善公共交通健全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环卫等基础设施。同时,规划重视产业引领作用,结合村情实际,充分发掘资源,构建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激活村庄活力,通过顺理村庄产业现状,合理规划村庄产业布局,激活村庄产业活力。
以底线管控为约束,以村庄发展为目标,协同区域产业、设施发展建设战略,对村庄的农业、生态、产业、交通、设施、住房等提出发展措施与发展建议,推动村庄人居环境改善,促进村庄用地集约,完善村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