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此次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绥德非遗艺术节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具体举措。
本次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是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成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级各部门统筹协作,全县上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顾大局、识大体,以打响绥德文旅品牌为核心,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艺术节活动做到了精心谋划、扎实准备、全员参与、有力推动,确保了活动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安全有序。
这是一届各配合单位保障有力、参与人员落实有效的艺术节。全县党员干部勇担使命、全县动员、全民参与,以高标准、严措施、硬作风精心办盛会,以最佳状态、最美面貌、最安环境当好“东道主”,圆满完成了活动的组织实施、服务保障等各项任务,充分展示了新时代绥德非遗保护传承成效、绥德人民热情好客的时代风尚。
这是一届宣传展示成果斐然、文旅融合成效明显的艺术节。在本次艺术节上,郝家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正式授牌,赛事吸引了陕北各地380余名民歌、剪纸、石雕艺人同台竞技,精品力作竞相涌现,95名优秀选手获奖;绥德11项中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项目的1000余件优秀非遗作品轮番展览展演,“潮享非遗”备受青睐;5名业界知名专家企业家在“非遗+干教研学”主题论坛上传经送宝,签约农文旅项目4个,为绥德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血液;邀请到近20家中省市主流媒体的记者来绥实地体验、采访和宣传,“绥德非遗艺术节”成为近日网络热词。总之,通过线下开展竞赛、展演、展览,线上直播、报道的宣传展示方式,让广大群众感受了陕北优秀文化和绥德非遗的独特魅力,受众之多前所未有。这充分彰显了绥德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视,通过艺术节推动了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搭建起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新平台,真正让艺术节成为文化的盛会、交流的平台、经济的舞台。
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坚信绥德非遗的发展空间无限,但发扬光大依然任重道远,绥德将以此次艺术节为契机,继续秉承“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深入挖掘非遗项目,推动非遗保护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承相结合,将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提升非遗的教育、旅游价值功能;积极探索推进“非遗+农业”“非遗+旅游”“非遗+干教”等产业发展,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宣传展示活动,以节造势、以势促游、以游招商、以商兴市,最大限度发挥非遗的特殊功能和作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浓厚氛围,真正让非遗在人民群众中扎根,助力推动文化旅游繁荣发展。(通讯员 乔欣)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