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点赞吉林!“大国粮仓”喜丰收!
十月的吉林,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处处洋溢着喜庆丰收的喜悦。黑土地上好似铺了一层金毯,大型农机展开秋收作业,在丰收的田野里尽情欢歌。在镇赉县嘎什根乡,成熟的稻子,挺着沉甸甸的腰杆,承载着李艳军一年的寄托与梦想,抚摸着饱满的谷粒,李艳军说,今年的长势很好,是个丰收年。
嘎十根乡创业村水稻种植户李艳军查看水稻长势,为收割做准备地处苏打盐碱地核心区的镇赉县水稻种植历史不足40年,却通过改土、引水、育种、增技等措施,连续5年在全省夺得水稻产量第一,今年水稻测产总产量更是达到了20.5亿斤。为东北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持续贡献“镇赉力量”。
昔日盐碱滩,今日满眼尽是金黄的稻穗、饱满的谷粒从西到东,农业现代化在黑土地上腾飞。在有着“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美誉的前郭县,放眼望去,稻浪起伏、金光灿烂,数台大型水稻收割机不停游走在宛如海洋般的稻田里。松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产业部部长高军介绍,现在从种到收,机械化收割率都在90%以上。
新型水稻收割机在稻田里不停作业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永吉县万昌镇韩家村的金色稻田里,三台水稻收割机往来穿梭。如今,天上飞的无人机、地上跑的农机,覆盖耕、种、防、收各个环节,都成了增产增收的好帮手。种得好、收得快、丢损少,确保了吉林又一个丰收年!
万昌镇韩家村里机器忙着收割水稻多彩丰收季,膏肥蟹美,葡萄香满园。在镇赉县,随着一船船肥美的河蟹被捕捞上来,又是一个丰收年。近年来,随着大水网的建设,曾经十年九旱的吉林西部逐渐形成江河泡沼互济。依托水资源,我省西部大力发展蟹稻共养,实现水稻与水产“双水互促”,实现了“一地双收”。
肥美的河蟹被捕捞上来镇赉县建平乡大岗村葡萄产业园内也迎来了大丰收!18栋大棚里硕果累累,忙着给顾客采摘葡萄的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昔日的贫困村,如今依靠种植葡萄人均年增收5000元。
葡萄飘香诱人来今年,吉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6项粮食增产措施,主要是在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提升粮食单产上聚焦发力。目前,全省秋粮已收获165.3万亩,大面积收获在国庆节期间集中展开。
金黄的稻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德明说,今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预测粮食总产量在850亿斤左右。下一步将实行日调度机制,加强对各地秋收指导服务,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巍巍长白山、滔滔松花江,松山白水间,大国粮仓吉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丰收答卷!记者:马也 韩政武 张玲玲 潘振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