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刘海荣、省文物局副局长钱继奎出席,介绍国际文化旅游中心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十年来,陕西深入落实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围绕打造‘国际文化旅游中心’目标,充分发挥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文化旅游资源大省优势,积极搭平台、扩渠道,创模式,深化交流互鉴,讲好陕西故事,展现好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十年来,陕西省文旅厅累计派出270余批次团组、3000余人赴境外近6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600余场次文旅交流活动,全省累计接待入境游客近2600万人次,对外文旅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刘海荣说。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文旅交流项目落地
积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参与筹备2023年中国—中亚峰会,精心组织机场欢迎仪式、大唐芙蓉园迎宾仪式、文艺演出等5场文化活动,推介展示4大类20个非遗项目,全面展现陕西对外开放新形象。承办丝绸之路旅游部长会议暨第七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丝绸之路旅游国际大会、中阿丝绸之路文化之旅——中国文化周、东亚地方政府会议旅游峰会等10余项重大文化旅游交流活动。连续十年参与组织我国“欢乐春节”活动,共向32个国家和地区派出42个团组,开展60余场次文化交流活动。先后与巴基斯坦、巴黎等7个国家的中国文化中心合作开展30余个“部省合作”项目;与我国驻乌兹别克斯坦等大使馆合作,举办中乌建交30周年云端文艺演播等线上线下活动。
陕西众多优秀文化遗产在海外广泛传播,受到当地民众热烈欢迎,多项交流活动受到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多个中国驻外大使馆高度赞扬。积极承办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自2016年以来,共有来自六大洲近60个国家的130名青年汉学家在陕西参加研修活动,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先后接待110余批次文化交流团组、旅行商和媒体采风团,有力地推动了中外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持续提升“一带一路”文旅交流平台影响力
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文旅部的大力支持下,陕西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秉承“民心相通、文化先行”理念,持续打造国际交流平台品牌,从201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8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累计吸引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展演国内外精品剧目236部,展出各类艺术作品2600余件,成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文交流的重要桥梁。
目前,已于10月15日晚开幕的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将在为期14天的时间内开展4大板块、6项专题80余场活动,为广大观众奉上精彩的艺术盛宴。已连续举办8届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搭建国际化合作平台,为陕西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推动会展经济产业链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已与福建省轮流主办10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以电影为纽带,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人文条件。这些“一带一路”文旅交流合作平台,有效促进陕西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和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在加强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间文旅交流与合作、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断拓宽“一带一路”文旅合作和往来
陕西省先后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世界旅游联盟(WTA)、亚太旅游协会(PATA)、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CCA)等国际组织合作,通过加入会员、承办大型国际会议等方式,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文化旅游领域合作。
支持和指导西安市打造“一带一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示范区,牵头组建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旅游委员会,加入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澜湄旅游城市联盟,当选“东亚文化之都”,举办近百场交流活动;支持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加入世界旅游联盟、陕西省图书馆加入“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推动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加入“丝绸之路艺术节联盟”,不断提升陕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
广泛拓展“一带一路”中华文化传播渠道
陕西省文旅厅自2014年起相继在脸书、X(推特)、照片墙等8个国际社交媒体平台开通了“游陕西”英、日、韩三语种 14个官方账号,累计发帖2万余篇,策划实施了数百场线上线下推广活动。“超级网红节—陕西全球创意营销活动”入选《人民日报》“海帆奖”十大杰出案例,“又见古韵”线上活动入选中央网信办“中国好故事”网络国际传播精品案例。
截至今年9月底,陕西境外社交媒体账号粉丝总量近130万人,曝光超2.6亿次,互动超1280万次,在全国省级文旅新媒体国际传播力指数中位居前列。同时,主动调整对外宣传渠道和方式,开启线上文旅宣传新模式。联合仰光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驻首尔旅游办事处等机构,推出16场次“云游陕西”活动,“兵马俑的前世今生现代艺术线上展”等活动受到广泛好评;积极拓展国际主流媒体外宣渠道,与英国广播公司、美通社、欧洲时报、俄罗斯商业圣彼得堡等全球知名媒体合作投放广告及软文,有效推进陕西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表达。
不断提升“一带一路”文旅产品质效
深入挖掘陕西省文化旅游资源,策划制作了《陕西的世界遗产》《丝绸之路上的陕西》《外文导游话四季》等10余种主题、多语种陕西文化和旅游宣传册(片)近80种(部)。陕西文旅策划制作的各种宣传品,多次在文旅部、省委宣传部外宣品评比中获得大奖。丰富、系统的各类宣传品,为国际传播提供了陕西素材和内容。
积极实施文旅项目带动战略。丝路欢乐世界、华夏文旅城、张骞文化园提升等重点项目竣工投用,西安“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心、大唐西市丝路文旅小镇(二期)等重点项目正加快建设。歌剧《张骞》、舞剧《丝绸之路》《传丝公主》、杂技剧《丝路彩虹》、音乐剧《丝路之声》等一批关于“一带一路”的优秀舞台剧目在国内外展演,社会反响热烈。
刘海荣指出,下一步,陕西将全力做好“一带一路”文旅对外交流工作。持续用好对外交流平台和驻外机构,健全文化旅游对外交流合作机制,积极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提升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欢乐春节”“国风秦韵”等重大活动品质,着力推进对外交流合作高质量发展;积极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境外线上线下宣传阵地,提升文化旅游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着眼复苏入境旅游,持续为陕西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文化旅游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本报实习记者 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