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冯友松)近年来,汉阴县抢抓苏陕协作利好机遇,推动蒲溪镇与溧阳市上兴镇“联姻”,紧密协作,持续深化“四方双结对、共建示范村”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崭新路径,围绕“五大振兴”,清晰明确了乡村振兴任务书和路线图,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走深走实,迈上了乡村振兴、强村富民的新赛道。
学习理念思路,植入乡村文化振兴之根。蒲溪镇10余次到溧阳市上兴镇实地学习,借鉴上兴镇闻名遐迩的“地瓜村”牛马塘振兴经验,科学编制《盘龙乡村振兴示范村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确定了“以盘龙桃文化旅游引领,以山水田园和民俗文化为载体,建设乡村休闲、创意体验、康体养生、户外拓展等于一体的村庄,打造陕南桃源休闲旅游目的地”,实施旅游设施配套、重点道路提质、千户民居提档、十里田河整治、乡情民俗体验、百亩荷塘添景、千亩桃园增值、桃谷康养康体八大工程,为盘龙的科学布局、长远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汇聚帮扶资金,壮大乡村产业振兴之骨。江苏溧阳先后倾注1880万元帮扶资金,主动开展传、帮、带引进溧阳市北山桃源等多地的优良红桃品种发展红桃种植基地1100亩,发展蚕桑450亩、水果大棚200亩,江苏优鲜到家商贸有限公司对口销售红桃鲜果,2021年盘龙村销售红桃20余万斤,销售额达50余万元,2022年30余万斤,销售额80余万元,积极与余巷村对接,结合独特自然优势和西安“后花园”定位,联合编制《盘龙村乡村振兴五年规划》和《盘龙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新建民宿2处、太空舱3处、运营农家乐6个、培育农副产品经营户20余家,有效带动群众民风转变、思想解放、灵活就业,推动“有形经济效果”和“无形经济效果”双提升,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2022年盘龙桃花谷被正式命名为AAA景区。
倾注人才智慧,丰满乡村人才振兴之翼。人才振兴方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两地“联姻”后,溧阳上兴镇倾注人才技术支撑,先后派遣30余人乡村规划、市场营销、农业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坚持“缺什么”“用什么”需求导向支撑,通过高层次人力资源支持,推动新乡贤、企业家参与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树立一批综合素质优、有发展潜力的党员致富带头人,协助盘龙村解决“难”事和“困”事,实现既富脑袋,又富口袋。让汉阴天然富硒红桃走出省内外,走进江苏人民的餐桌,2021年盘龙村销售红桃20余万斤,销售额达50余万元,2022年30余万斤,销售额80余万元,体验采摘收入40余万元,已成为村集体经济增长新路径之一。
实施农旅融合,注入乡村生态振兴之魂。实施农旅融合,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生态宜居、生活美好、生产富足、产业兴旺的乡村新面貌,是建设“天人合一”的乡村综合体。两地“联姻”以来,结合盘龙村资源禀赋和当地村民意愿,探索“村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新建桃园观光步道2条和农产品仓储保鲜冷库1座、桃园水肥一体化200亩、桃产业核心景观工程6处、停车场4处。成立全县首家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汉阴县发龙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通过资金、房产、民宿、桃园经营性作为资本注入,三级分别占股51%、24%、25%,将盘龙村产业管护、景区改造等项目移交公司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投资600余万元建成盘龙村百草园苏陕协作示范园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典范,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的步伐大幅加快。202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2266元,202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5050元,增幅达30%。
强化固本培元,筑牢乡村组织振兴之基。乡村要振兴,必须强化组织振兴这一根本保障。坚持把党建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紧密结合起来,打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标杆之地”,找准乡村振兴、“三农”领域贯彻落实的着力点和主攻点,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工作理念上,充分运用“321”基层治理模式和“两说一商”方式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水平。在工作机制上,创新村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与农村党群沟通模式,围绕基层中群众最关心的、矛盾最集中的问题,让基层干部与群众互动协商,共同出谋划策,以创建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契机,实施基层党建提升行动,不断增强党群干群凝聚力,吸纳本村“能人”“贤者”和大学生等参与乡村治理,以组织振兴推动各方力量壮大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