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李建强 通讯员 吴建梅)10月21日,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中新社、经济时报、西部网等媒体云集在神木商会,采访省工商联副主席、神木商会会长杨正国,杨会长坚定地说:“民营企业一定要时刻与党保持思想统一 、目标统一、行动统一,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他一边招呼记者喝茶,一边侃侃而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企业家,他不仅身先士卒,还经常鼓励企业家朋友,要树立观念创新,一定要做有格局、有担当、有情怀的民营企业家!他深刻认识到民营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受益者,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好这个制度,作出应有贡献。
记者们聚精会神观看了企业宣传片,了解到,西安艾尔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国首家从事组织工程器官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从九六年转型进入在审医学领域至今已经走过18年的艰苦岁月。2007年,杨正国组织研发的核心产品——组织工程皮肤,拥有发明专利几十项,该产品已经取得注册证书并正式上市,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另一核心产品—“脱细胞角膜基质”,已经完成临床试验并进入注册评审阶段,是全球第一个问世的、可取代角膜捐赠的生物角膜产品,2015年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注册证书,现已投入临床应用,将为全球数千万角膜盲患者带来重见光明的希望。还有一个是成功研发了富含活性细胞生长因子的化妆品新原料。新原料一旦进入市场,可能解决国产化妆品长期在外国品牌压制下,不是跟跑就是在夹缝中生存的被动局面,有望成为中国高端化妆品的领跑者。此外,他在脑科学产业领域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省九届政协会议上,杨正国曾以“中国不缺房地产商,最缺创新型企业家”为题发言,希望大家关注创新,这一话题曾引起与会者强烈反响。四十多年来,他一路创新、一路奉献。为了维持科研,经费捉襟见肘时,不顾家人反对,甚至卖掉在西安唯一的住房来筹集资金。他慷慨解囊,累计为社会捐款超过5000万元,自己在神木家乡至今还是蜗居在结婚时10平米的窑洞。
说到这里,他百感交集,又无比自豪:“公司能有今天的成果,是我们找到一条产学研合作之路。高校有技术,我们有资本,体制灵活,能够快速整合国内外技术,促成知识与资本的联姻。”
为了让科技中小型企业加速科研成果转化,2020年,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杨正国在我省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特殊普通合伙制的技术经理人事务所。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向大会递交题为《让撮合经纪人成为创新发展的催化剂》的书面发言。2022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省级技术经理人协会。
2023年4月,杨正国转任陕西省政协委员,4月24日,省政协十三届新任委员培训班在西安开班。作为新委员在三天集中培训学习期间,杨正国和296名新委员集中精力、静下心来,认真听、仔细记、用心悟,一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准确领会党中央对政协工作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以良好学风提高履职能力水平,为更好履职尽责、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蓄能充电”。在结业式上,杨正国等8位新任委员作交流发言。他表态说,作为委员,要政治忠诚,履职尽责,坚持创新,以实绩实效展现,努力做“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政协委员。
他起身给大家续了水:“依托秦创原、用好‘三项改革’,营造开放融合的创新生态,是赵一德书记对我省创新发展的战略要求。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要‘完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高水平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作为三项改革的重要举措,发展中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由于技术经理人在2022年才被列入国家职业大典,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建议:一要建立省级技术经理人领导和监督管理机构。二要建立技术经理人行业自律规则,制定行业执业标准和业务规范。三要建立陕西省技术经理人教育及培训体系。四要建立陕西省技术经理人公共服务平台。五要建立技术经理人协会协同工作机制。”
他笑容可掬,欣慰地说:“该提案引起省科技厅的高度重视。8月,省科技厅答复到:省科技厅将大力实施‘13143’工程(聚焦一个目标,深化“三项改革”,开展系列路演,实施“四大”工程,打造“三大”平台),持续推动开展技术经理人培训、职称评审和认定工作,鼓励和规范技术经理人从事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服务行为,初步构建起了省级技术经理人的管理和监督体系,为技术经理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走出神木商会,杨正国拍了一下后脑勺,微笑着说:“2点,我要接待全国工商联考察团,下午3点,应邀出席医疗器械大会。希望记者朋友们,有空常来神木商会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