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明)“这每一个刻划符号的背后,都蕴藏着一个6000年前的故事。”“寥寥数十字的《肚痛帖》彷佛带我们回到……”11月7日,“传承·传递·传播——2023年陕西文博系统讲解比赛”在渭南开幕。来自陕西全省12个地市和9家一级博物馆的103名讲解员,结合各自所在博物馆的珍贵文化遗产,辅以多种展现形式,将文物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生动有趣的解说,用心用情的演绎,不仅让冰冷的文物瞬间有了温度“活起来”,同时更让历史真正走入到现场每一位观众的心里。
陕西是文博大省,据统计共有正式备案的博物馆350家。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作为博物馆面向公众的一线服务人员,以及沟通博物馆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陕西各大博物馆的众多讲解员,凭借扎实的历史文化功底,通过自身的语言、形体及其他表达方法,在把陈列内容、历史知识、文物故事传递给观众的同时,也成为很多社交媒体平台上引人关注的“明星”。
据了解,陕西省文博系统讲解比赛每三年举办一次,此次有来自全省12个地市和9家一级博物馆共21支代表队的103名参赛选手参加比赛。比赛分为专业组、志愿者组两个类别。专业组设中文组和英文组,志愿者组只设中文组。
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贾强在大赛开幕式上指出,文博事业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动脉”和“引擎站”的作用日益彰显。
据悉,“传承·传递·传播——2023年陕西文博系统讲解比赛”将持续到11月9日,11月10日揭晓最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