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生来 通讯员 张晨)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为进一步提高青少年预防和应对校园暴力的意识,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在陕西省社工协会与世界宣明会陕西代表处“守望成长——社工儿童保护能力建设项目”的支持下,西安市杜城街道社工站联合省直机关三爻西社区社工室,走进辖区城南中学开展了六期“预防校园欺凌成长小组”系列活动。
社工老师们通过一系列小游戏拉近与同学们的关系,建立联系达到破冰效果。同时通过生动的自我介绍与游戏互动,了解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将同学们分为五个成长小组,设立小组目标“让学生们了解欺凌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并且通过让同学们发挥想象为自己的小组取名字,来制定小组契约增强小组凝聚力。
活动中,社工老师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引导各小组学生们绘制身边发生可能与欺凌有关的海报,并将各小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结合动画视频向学生们讲解哪些行为属于欺凌行为,随着各小组在讨论环节中分析欺凌中的角色、特点及危害,学生们总结出欺凌分为语言欺凌与肢体欺凌。小组初期结束后,星星小组的同学们表示:“原来嘲笑同学也是欺凌行为,以后遇见这样的行为,我们要坚决说不。”
在活动中期,各成长小组的带队社工老师由最初的活动主导人慢慢边缘化,逐渐引导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占领主场,进一步提升学生们面对校园欺凌时的主动应对能力。
通过互动小游戏打破小组之间的陌生感,再次增强各小组前期吸收的小知识。进而引导小组学生绘制出面对学校欺凌的应对四部曲“冷静-停-跑—说”海报,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讨论、绘画等生动的形式,了解遇到欺凌应该怎么样应对。进而通过““友”话好说”“你演我猜”等小游戏,让孩子们知道面对校园欺凌,不做沉默的受害者,也不做冷漠的旁观者,更不做欺凌的参与者。
活动结束时,让学生们把自己遇到的欺凌行写成心事小纸条投入“社工姐姐信箱”,社工老师收集学生问题与需求,结合学生们的特点不断修正成长小组内容。同时省直机关三爻西社区社工室工作人员定期参加杜城街道社工站组织的每期督导,由西北大学社会学专业刘莹老师对小组活动进行专业的指导,提升社工人员的专业能力。
孩子们就是祖国的未来,做好儿童工作任重道远。 今后省直机关三爻西社区社工室将通过多方联动、多网合一、共驻共建的工作模式继续推进“校社联动”的工作,深入推进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