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付宝林 通讯员曹林)今年以来,长武县彭公镇按照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安排,围绕全县“初心长在、三联共治”基层社会现代化治理新模式,积极探索“信访+”全链条平安建设工作思路,紧盯预防、受理、办理三个环节,大胆实践,狠抓推进,创新“四优三精一严格”工作法,将平安建设融入信访日常,使信访转化为平安彭公建设工作的源动力。
提早提前预防 让村里没有难商量的事
优化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坚持“群众的事一起议,群众的事一起定”,凡涉及村级发展、集体利益的事,邀请群众代表列席参与、共同商量,提高了村级议事决策民主化水平,从源头上消除矛盾产生的可能。
优化矛盾纠纷排查,依托“初心常在,三联共治”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由17名网格长、21名专职网格员、258名中心户长组成矛盾纠纷排查队伍,全覆盖、零死角开展“走亲戚式”的遍访、走访、家访,扎实开展平安建设工作,落实就地化解、源头化解、依法化解,做到了矛盾纠纷商量着解决。
优化群众服务工作,坚持线上线下联动、服务事项联办,依托长通办,通过入户走访、线上互动等方式,多渠道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群众的事情多商量,形成了和谐融洽、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优化法治宣传教育,通过“三会一课”会前学法、“云上槐庄”视频讲法、法治长廊普法、图书角读法,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平安建设,增强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理念,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
高质高效受理 让群众没有难对接的事
精心落实“一站式”受理,在村委会集中设立村级社会治理中心、回音壁、游客服务中心,把信访件当“家书”,把群众的事当“家事”,全天候、一站式受理群众及游客各类信访诉求。
精心落实登记分流制度,对到村上访人员,详细登记基本信息、愿望诉求、信访主张等内容,按程序进行分流,涉及村上的就地办、高效办,涉及上级的及时报、快速转,做到了受理快、台账清、交办实。
精心对接突出问题,针对槐庄、齐宇河等与压煤区搬迁、征地拆迁相关的村,专门建立村企民搬迁问题联席会受理机制,定期听取群众诉求,共同做好会商研判。
依法依规办理 让基层没有难解决的事
严格遵守信访工作条例信访工作最终是要案结事了、群众满意。严格按照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部署要求和《信访工作条例》规定,落实职能,规范程序,明确时限,能在村组调处办理的,根据诉求内容、涉及业务、群众性格特点等,安排调解员、网格员严格依法依规予以调处解决;需要上级部门解决的,通过长通办APP、综治中心等渠道及时向上提交转办;对涉法涉诉问题,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由村“三官一律”主动服务、科普法规、包联帮办。
下一步,彭公镇将进一步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扎实开展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各项工作,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助力平安彭公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