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宝鸡市渭滨区:多元共治 系统施策 打造智慧城市治理“渭滨”模式

2023-12-21 09:33:34

走进宝鸡市渭滨城区,一个个井盖、一盏盏路灯、一排排停车位干净整洁、错落有致,无不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精心治理和无限魅力。

图片1

今年来,宝鸡市渭滨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按照各级安排部署,积极探索推进城市治理改革各项工作,持续深化居民自治,推行小区“微治理”,红色党建引领、城市精细管理、社会平安建设、舆情引导处置等各项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锚定发展目标,围绕各类渠道诉求,让响应更有速度

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渭滨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作为市级平台的二级(县区级)平台,承接市级平台交办的涉及渭滨区各类型的投诉工单。依据工作要求,已研究制定《渭滨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诉即办、办就办好”)改革工作方案》《渭滨区12345热线考核细则》及《渭滨区城市治理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提升为企业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质效。

高标准打造营商环境。聚焦营商环境突破年,加大先进经验的探索运用,拓宽改革创新思路,对各承办单位采用日提醒、周小结、月通报、年考核的形式基础上,及时建立由区纪委监委、两办督查室、区城市治理指挥中心齐抓共管的三级督办机制,对省级转派、市长信箱和辖区群众关注、媒体曝光和久拖不决的工单进行重点督办,对疑难问题进行集中分析研判。截至目前,今年来,便民服务热线共受理工单14824件,办结14824件,办结率100%,按期办结14681件,按期办结率99.04%;在全市1-10月份考核中第一名2次,第二名3次、第三名5次;前三季度四区考核中渭滨区位列全市第一名。

图片2

坚持以人为本,聚焦数据汇聚融合,让服务更有温度

基于要素整合,形成多元共治新模式。渭滨区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上坚持求创新、谋发展思路,以实现数据聚合为目标,通过多次召开“系统整合 多网融合”的技术研讨会议,实现多渠道案件来源处置的“一网受理、一体派单、一台运行”的机制。同时,将“渭滨城市之眼”市民随手拍、“城市慧眼”视频抓拍案件通过区级二级平台融入城市精细化系统,打通市、区两级数据壁垒,实现两级数据共享,加速推进全区城市治理走向科学化、智慧化、便民化。

整合数据来源,城市治理再上新台阶。实行“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对部门办理情况形成数据考核,有效提升了疑难案件处置效率,逐步完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同时针对高发问题,细化各项数据、反复调研寻法、多方协调,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现场研判等,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整治力度,按期高效办结,从根本上解决高发问题。截至目前,城市精细化平台共受理案件47096件,办结47000件,办结率99.80 %,按期办结46771件,按期办结率99.31%;全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在全市考评中第一、二、三季度均排名第一,已连续八个季度位列第一。

图片3

创新管理模式,坚持力量重心下移,让治理更有力度

机制创新,打通城市治理“瓶颈”。自全区网格“四长”制工作实施以来,全面落实“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始终坚持力量重心下沉,依托智慧化手段,结合区情实际需求,主动对接,为基层网格长量身定制网格巡查工作专属APP ,实现网格巡查问题及时上报、协调处置高效便捷。2023年8月以来,将金陵办、清姜办、石鼓镇、神农镇作为试点单位,有序推进网格“四长”制APP试运行。

智慧引领,科技治城“绣”出精细品质。坚持把“解决群众需求”作为衡量民生工作的标尺,持续完善党建、综治、文明城市成果巩固等涉及网格事务的各类业务,充分运用巡查工作专属APP,动态更新网格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召集各职能部门及相关社区网格长,现场研判并明确责任,按照时限要求完成处置,切实排除安全隐患,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享受发展成果。

下一步,渭滨区将继续以创新智慧化社会治理工作需求为导向,通过夯实“区-镇街-社区”三级组织体系,搭建“三中心+网格”的三级治理平台,实施“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机制,继续深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潜能,同时,积极探索将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治安要素纳入网格化管理范畴,不断完善提升渭滨智慧社会治理服务平台,努力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远景构建“一屏观全域、一网治全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通讯员 刘璐  薛璐微)

责任编辑:郑艳妮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