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商洛市洛南县卫健局党委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强学习凝心铸魂、建机制提质增效、转作风重点突破,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助力全县卫生健康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三个专题学习”凝心铸魂。党组(党委)全面推进“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实效化,引导党员干部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筑牢卫健党员干部思想根基。今年以来,开展各类集中学习培训35次,交流研讨9次,书记讲党课4次,举办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培训2次。同时,坚持把学习教育与提升干部专业技能相结合,积极实施南京市江宁区对洛医疗帮扶项目,选派5名医疗技术人员到江宁开展技术培训。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8人,组织举办全县骨干乡村医生暨公卫项目培训、大病救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省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等培训11场次、221人次,开展县级中医药知识与适宜技术培训32场次185人次,开展卫生应急培训、演练共计40余次,培训人员共计8300余人次,“全链条”培养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县妇计中心在全市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苏彩玲荣获个人一等奖,同时被市总工会授予“商洛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县城关卫生院接种门诊护士张小莉、李亮、杨维霞荣获短视频讲解疫苗一等奖,受邀出席北京疫苗大会并领奖。
聚焦“三项工作机制”提质增效。一是实行“周清单”提质。局机关各股室在做好本周工作的同时,提前谋划下周工作任务,并形成“双周工作清单”统一上报、下发,双周结束后汇报“清单”工作完成情况,避免工作问题积压和欠账。今年以来共列入“清单式”管理工作165项,均已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二是开展“月讲堂”提能。在局机关每月开展“干部讲堂”提升“三强四能”活动,全力打造“发展能力强、服务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及“站起能讲、坐下能写、拉出能上、顶上能干”的“三强四能”卫健干部。在各医疗机构开展“知识讲座、技能培训、应急演练”等大比武活动,全系统上下形成与优者比、向标杆学,在把脉问诊中发现落后症结,在追赶超越中找准发力点,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三是推行“季通报”提效。结合“周工作清单”及临时工作任务,采取月纪实、季通报制,推动项目建设、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强化结果导向,将每月工作完成情况汇总并纳入年度负面清单,作为个人及单位评先评优的衡量依据,全面营造“定了就干、干就干好,按时完成”的优良作风。截至目前,中医院迁建项目进展顺利,传染病楼、综合楼、住院楼、中医康复楼主体已完成,地下车库、医疗救护站柱墙梁板砼浇筑完成,完成投资1.41亿元。县医院迁建项目起步良好,已经完成了项目选址、土地上报审批、专项债评审工作。投资84万元建成巡检、石门、高耀、永丰、柏峪寺、城关、麻坪等7个镇卫生院中医馆和25个中医药示范村卫生室(中医阁)。创建并命名省级友善医疗机构21个,建成省级医养结合服务中心1个、创建省级友好型社区1个。
聚焦“三个专项活动”重点突破。紧扣“清廉医院建设、医疗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三个专项工作,坚持小切口、大深入,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是成立了“三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党委委员包联包抓,实地督导强力推进,各医疗机构均对外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制作悬挂“投诉举报箱”,积极开展“公示一块专项整治承诺牌、观看一次警示教育片、组织一次廉洁自查自纠、签订一份廉洁承诺书、分层进行一次廉政谈话、撰写一次学习体会”等“六个一”活动。二是制定并印发了洛南县“两医”整治“十有”工作制度、问题线索核查移交处置工作制度、医疗纠纷责任倒查工作制度、问题线索警示教育制度等十一项工作制度,全县各卫生健康单位结合实际细化完善并贯彻执行。三是开展“医心向党、健康惠民”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发挥行业特色,开展义诊服务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服务获得感、幸福感。目前共计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15次,组织党员到社区开展“双报到”活动,举办“九九重阳孝老爱亲”表彰和文艺演出、开展义诊咨询等献爱心活动3次;四是将清廉建设与“两医”专项整治相结合,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聚焦整治重点内容,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构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着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全系统累计开展《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学习活动、廉政警示教育活动50余次,对排查的15起医疗纠纷6名责任医务人员进行了经济处罚,对全县21个医疗卫生健康单位关键岗位、相关人员分层分类别开展排查自查,总计开展排查自查2332人,达到应查尽查、排查全覆盖。目前,清廉医院创建工作已在全县各医疗机构全面开展,其中县医院、中医院、妇计中心、石门镇卫生院、景村镇卫生院、三要镇卫生院、善达医院已按照清廉医院建设示范点的要求积极创建,基本达到“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行风清明”的标准。
(通讯员 薛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