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炳奇 张娟平)2023年以来,扶风县坚持与江苏省邳州市协作再搭桥,劳务协作促共赢,精准施策、靶向发力,采取“转移扩大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培训提高就业、工厂安置就业”“四步”联动就业帮扶措施,着力扩大就业容量,强化就业增量、提升就业质量。截至目前,全县846户3038人年监测对象,解除风险682户2522人。
完善协作保就业。针对全县劳动力向对口县区转移就业难度较大的问题,扶风县和邳州市两地签订全面劳务协作协议,在资金帮扶、技能培训、项目援助、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协作,就地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稳定就业增收。按照“成熟一批,输送一批”的原则,累计向江苏输送劳动力4个批次53人,其中脱贫人员11人;向其他省市输送务工8个批次212人,其中脱贫人员57人。累计开展苏陕协作培训50人,实现贫困人员赴江苏就业35人,赴其他省市就业62人,省内就地就近就业50人。
政策扶持强保障。建立“招工引才、就业补贴、技能培训、税费减免、创业贷款”等政策扶持体系,保障村镇工厂落地见效。选派专家智囊团全方位为工厂提供招工宣传、技术培训、证照融资、长远规划等保姆式跟踪服务。连续2年落实苏陕项目资金700万元,对吸纳就业超过2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就业达到一定比例的,给予企业3万--10万元的资金扶持。同时,先后为村镇工厂落实奖补性职介补贴和场地租赁费、水电费等补贴达528.4万元,落实村镇工厂以工代训和稳岗返还补贴323.2万元,为村镇工厂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工厂安置促增收。坚持把闲置的村部、学校、电商门面等充分利用起来,升级改造原有的“作坊式”小工厂,全面打造“厂房式”“居家式”“庭院式”村镇工厂,着力实现“闲房变厂房、农民变工人、无业变就业”,加快培育发展就业帮扶村镇工厂。截至目前,全县村镇工厂总量达到91家,就地就近吸纳就业3575人,其中脱贫户就业856人。通过聚焦“消薄培强”目标,持续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效途径,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50万元以上村力争达到15个,新认定家庭农场5个,合作社15家。
产业帮扶增后劲。针对农村脱贫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接受能力差、缺乏就业技能等现状,重点培育和招引市场风险小、劳动密集型、环境无污染的仿真花、服装鞋帽、电子零件、毛绒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覆盖全县8个镇街。
下一步,扶风县将持续加强与邳州方面沟通对接,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工作思路,深化劳务协作,持续做好邳扶两地互访交流,以苏陕协作促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