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坚守在青藏高原上的火车“摆渡人”

2024-01-30 15:23:0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西宁1月30日电(徐玉洁)在西宁火车站站台,客运二班值班员李城争分夺秒地帮助乘客检票、搬运行李,引导旅客完成门对门点对点的换车。下午7点26分,从上海来的乘客在20分钟内完成了火车的同站换乘,乘坐Z165趟列车继续前往西藏拉萨。李城也在站台上目送列车远去,等待下一辆需要“摆渡”的火车。

火车摆渡是高原铁路特有的换乘方式,在车站负责组织换乘的客运员则被大家称为“摆渡人”。作为青藏铁路的起点和进藏的中转站,西宁站是全国唯一需要下车换乘的车站,乘客们需要从25G型列车换乘到具有制氧设备的25T型列车上继续前往拉萨。35岁的李城是西宁站的二代摆渡人,距离他接过父亲李海云手中的接力棒,已经五年了。

李城帮助乘客乘车。(受访者供图)

“我的工作就是引导帮助旅客安检、检票、换乘,规避可能存在的一切安全风险。”工作五年间,李城帮助有高原反应的乘客呼叫救护车,为乘客们准备药物,帮助藏族群众翻译……从一件件琐碎小事,李城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退伍后的李城退伍不褪色,和父亲一样扎根青藏线,在“摆渡人”的岗位上谱写初心。

李城的父亲李海云是一名“老铁路人”。退休前,他是李城的“摆渡人”师父,退休后,他经常关心儿子的“摆渡”工作。但随着李城的成长,父子间的“师生角色”近年来有所变化。

“父亲独到的实践经验需要我去学习,但随着科技进步,‘摆渡人’工作日新月异,我经常和父亲一起讨论工作中的新变化。”李城说,父亲对铁路行业的发展感到十分新奇与欣慰,每每听到他谈起工作中的新事物,都会“双眼放光”,追问下去。

李海云退休时与李城敬礼道别。(受访者供图)

随着青藏铁路的发展,每年有很多游客选择乘坐火车前往西藏,其中不乏一些外国旅客。如何和他们沟通是李城的困扰。

“我在西藏工作时学习了藏语,还会简单英语,但当我遇见来自德国日本等国家的乘客,我只能打手势了。”如今,他正在积极解决问题,“我现在加紧学习外语,希望能让每一位乘客感受到便捷。”

1月26日,春运开启,客流量明显增大为车站工作者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西宁站站台上,李城在寒风中满身大汗,跑前跑后地帮助乘客们登车。“其实我会把春运看成考试,虽然旅客对我们的工作要求和标准会提高,但我们发挥平时所学,用咱们‘敏感、用心、用情’的服务交好答卷,争取让大家在我们青藏铁路收获满意的旅途!”

李城引导乘客上车。(受访者供图)

春运开始,意味着春节即将来临。谈到新春愿望,李城脱口而出,“俗话说‘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我首先希望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铁路建设得越来越好。”他笑道,“当然,家庭和睦,家人幸福平安也是千千万万铁路人的愿望。”

西宁站站台上,高大挺拔的李城站在那里,目送着火车远去。他的身影氤氲在夜色中,坚守在青藏高原上,似所有为青藏铁路奉献的火车“摆渡人”。

责任编辑:赵颖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