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1月31日电(鱼昊)“过去一年,青海体育推动训练参赛、队伍建设、团队保障等工作取得新突破,以体育之名为国争光、为省添彩。”青海省体育局局长王霞31日在2024年青海省体育局长会议上表示。
会议现场。新华网发(宋爱军 摄)
竞技体育方面,截至目前,青海省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内各项赛事185项次,获得第一名53个,第二名56个,第三名90个,四至八名267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切阳什姐斩获杭州亚运会混合35公里竞走团体金牌,递补获得伦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实现青海省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此外,青海省多名运动员在各项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呈现出优势项目快速提升、潜优势项目逆势上扬的良好局面。
(资料图)2023年10月4日,中国队选手切阳什姐在比赛中与教练员击掌。当日,杭州亚运会35公里竞走混合团体决赛在杭州市举行。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全民健身方面,以“全民健身月”活动为牵引,广泛开展社区运动会、职工运动会、全省“敬老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100余项,做法经验得到国家体育总局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乡村振兴方面,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需求,不断释放体育功能价值,举办“村BA”、民族射箭、赛马、摔跤、锅庄等“村味儿”浓的赛事,进一步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带动村民增收。
(资料图)运动员在第二十二届环湖赛比赛途中。新华网 鱼昊 摄
王霞介绍,经第三方机构评估,2023年第二十二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综合效益达27.19亿元,在环湖赛带动下,每年来青海湖骑行的游客已超10万人次。2023年8月,西宁城西半程马拉松吸引来自全国27个省市的1万名跑者参赛,参赛消费的总体经济影响约5170万元。黄河抢渡赛首次引入积分制,为赛事举办地吸引国内外游客近30万人次。在各市(州)、县(区)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中国冰壶联赛(西宁站)、民族传统射箭赛等品牌赛事活动圆满举办,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不断扩大,赛事带来的“流量”正在加速转化为发展的“增量”。
王霞表示,青海省体育局在挖掘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培育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品牌,充分利用环湖赛、冰壶赛、黄河抢渡赛等赛事影响力,加大赛事营销推介,深化“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带动旅游、交通、文化、餐饮等行业发展。积极融入国家冰雪、户外运动发展布局,打造“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