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人社工作进园区 援企纾困解难题——岐山县“人社工作进园区 公共服务下基层”专项服务活动成功举办

2024-06-01 10:36:45 来源:西北在线

为全面深化“三个年”活动,深入推动“人社工作进园区”工作,全力确保稳就业各项政策落实落细落地。5月29日,由岐山县人社局牵头,县总工会、科协、工商联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岐山县“人社工作进园区 公共服务下基层”专项服务活动在蔡家坡百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成功举办。陕西省人社厅调解仲裁管理处处长唐亚军,宝鸡市人社局副局长张建彬,岐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魏雨农出席会议,县人社局、总工会、科协、工商联、税务局和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等单位领导参加会议。宝鸡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80余家企业共360余人参加了活动。

675f47515deb62fc2084827a1fd1923

会上,唐亚军处长对“人社工作进园区”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持续强化政策支持。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抓紧抓实现有政策落地见效,最大限度发挥政策集成效应。二是多措并举稳定重点群体就业。持续靠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密开展各类精准性、针对性招聘活动,提升人社服务工作的实效性。三是着力优化精准就业服务。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就业服务提质”三项工程,推动就业创业服务提质增效。活动特邀市县4位财税管理、就业创业、劳动仲裁等领域专家,针对企业关注的热点、痛点等问题,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作了精彩实用的讲解辅导。省、市领导冒雨深入陕西华强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宝鸡斯斯嘉机床零部件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劳动用工、就业创业政策落实等情况,鼓励企业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活动同步开展了“岐山就业”直播带岗“三进三送”服务活动,现场对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用工需求进行直播,一对一精准推送岗位300余个,互动人数7000余次。

6418e07eaca37edfa2d002886e9523d

随后,在蔡家坡百万平方米产业园、市级返乡创业园区召开“人社工作进园区 公共服务下基层”民营企业座谈会。参会的15户企业代表踊跃发言,对就业创业、援企纾困、社会保障等惠企政策提出了意见建议,参会领导和与会企业就面临的困难及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

04f7d76a03890041d89551f899e74da

唐亚军处长对岐山县人社进园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五个针对”的具体要求:针对条块分割、泾渭分明的政策,要整合调整,有机统一;针对政策知晓度不高的问题,要生动和丰富宣传形式,利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宣传;针对经办业务流程繁琐的问题,要精简优化,流程再造;针对办事机构分散的问题,要整合服务场所,采取设立园区服务站等方法,就近就地开展服务;针对目前无明确政策规定的问题,要依据现有政策,协调解决,实实在在为企业办实事好事。同时强调,人社部门要靠前服务、主动作为,出实招、求实效,千方百计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2c7d4acd0608d6146a0ba7c9e9a54fc

活动前,岐山县人社局高度重视,高点谋划,精心筹备,安排专人分组深入企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确保了活动圆满成功,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与会企业好评。“通过今天的政策讲解,让我对税收管理、就业创业、劳动仲裁等政策加深了解,希望人社部门像这样的活动要常态化举办,大力支持企业的长远发展。”陕西华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晓辉说。

今年以来,岐山县人社局采取建强机制,让人社服务更“活”;搭建平台,让人社服务更“实”;上门解惑,让人社服务更“优”;和谐关系,让人社服务更“暖”等举措,多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人社工作进园工作,成立专班,分片包抓,定期调度,先后举办“宝鸡市专精特新企业招聘会”“春风行动”、直播带岗、“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暨专场招聘等各类就业服务活动17场次,直播带岗“三进三送”活动15期,提供就业岗位1.5万余个,互动人数7.5万余人,实现就业1800余人。分别在县凤鸣工业园、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召开岐山县2024年“人社工作进园区”政策宣讲会,“面对面”宣讲解读,“零距离”政策咨询,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500万元,兑现援企稳岗政策210万元,培养劳动关系协调员16人,选树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3人,确定8户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指导2户企业力争创建全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eb190a80eea1b1edb69e0686c87c686

下一步,岐山县人社局将全面贯彻省市深化“三个年”活动要求,全面落实省市工作部署,巩固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成果,以全链条、多维度、高频次服务企业和求职者为目标,持续推进“人社工作进园区”工作走深走实,聚焦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持续提升人社服务质效,切实提高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通讯员 高小琴 孟倩 吕淑芸)

责任编辑:赵颖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