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任亭茂 白鹏举)今年以来,扶风县天度镇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党建为引领,着力实现产业提质增效,环境持续优化,治理便民高效,生活幸福美满。
党建引领,凝聚基层组织战斗力。坚持把党建与“千万工程”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统筹规划,明确思路。探索“四抓四促”党建引领新模式(党建引领抓融合,促产业发展;支部带动抓先行,促乡村建设;党员示范抓和谐,促乡村治理;党委统筹抓底线,促成果巩固),明确“千万工程”工作方向和举措,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纳入全镇党建工作要点和年终考核。夯实责任,压茬推进。把“千万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镇党委每季度至少专题研究1次,领导班子成员每月到包抓村开展专题调研,每季度召开1次流动现场会,由村党组织书记汇报,全面强化一把手亲自抓、带头抓的责任感。党建联建,聚合资源。党委牵头、支部响应,以“村村联姻、村企联建”模式,在7个村确定8个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基地,建成红色党建引领红色产业联盟,实现抱团发展、资源共享、利益互联,凝聚最大发展合力。
培壮产业,跑出强村富民加速度。做活产业新思路。坚持农文商旅融合发展之路,建成“天度镇党建引领红色产业联盟—观光研学科普带”,串点成线,使丰富的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优“土特产”文章。在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苹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殊荣基础上,提升“野河公社”蜂蜜、“誉观山”苹果等产品附加值、品牌力和知名度。已建成晁留村集装袋厂、下寨村粉条加工厂等村企,配套山楂、花椒等深加工设备20余台,延长“土特产”链条。发挥帮扶单位、驻村干部等资源优势,帮扶销售额达30余万元。做强村集体经济。以支部、产业“双强”为目标,争取680余万元在晁留、韩家窑等村实施农机服务、林下养殖等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增效增收。确保今年年底12个村集体收入全部突破20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1个,50万元以上4个。
生态增色,绘就宜居宜业新蓝图。成立工作专班,建立“领导负责、干部示范、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机制,统筹安排部署。完善基础强保障。投资650万元实施镇区以工代赈项目,铺设排水主管道1.5千米、支管道1.2千米、新建公厕1座;投资122万元,完成2个村的排污管网和水泥路硬化项目;新建780㎡污水处理池1处,提升改造2处,新修排污管网1.5公里;计划在永平村完成改厕211户。深入整治提颜值。围绕“八清一改”要求,扎实开展村庄清洁、集中攻坚等行动,组织镇村组干部、保洁员等对镇区主干路开展集中攻坚行动6次,对陈年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顽固死角进行整治40余次,切实推动环境增“颜值”。美化绿化乡村田园60亩、主干路70公里,栽植绿植1100余棵,助力生态提“气质”。晾晒评比补短板。对12个村开展督导检查52次,发布“红黑榜”12期,举办相邻两个村小“擂台赛”2次,召开季度流动现场会1次,助推整治升“品质”。评选“文明示范户”120户、市级“美丽庭院”10户,打造县级“美丽庭院”3个组70余户,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切实做到环境整治“一张网”、全镇上下“一盘棋”,推动人居环境向“美”而行。
治理有效,奏响和美天度最强音。坚持以美丽和平安乡村建设为出发点,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矛盾调处常态化。创新提出“党建引领能动、防范化解联动、宣传引导主动”工作法,依托13个矛调中心,组织42名调解员,全面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建立“三色”预警台账,分类施策,有效调处矛盾纠纷46件。网格管理精细化。制定《网格员积分兑换办法(试行)》,将村规民约与积分管理有机结合,做细做实网格管理,将256名党员群众嵌入126个网格,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解决群众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70余件。移风易俗长效化。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累计表彰“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等先进模范130余人,开展锣鼓巡演、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12场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