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8月19日电(韩宇、王朋)19日,西北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开发利用研讨会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主办,来自农业农村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企业、科研院校等近百名参会人员,共议西北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本次研讨会以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开发利用为主题,举办野生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与药用植物园建设、道地药材种质创新与生态种植、中药产业发展及法规政策解读等分论坛。研讨会期间,与会人员还将赴部分中药材产区实地参观考察。
甘肃省政协主席庄国泰说,优质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成为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次研讨会旨在共商西北及青藏高原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大计,为促进西北和青藏高原道地、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献计出力。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龙熹介绍,近年来,我国中药材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已形成世界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中药材生产体系。在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我国常用的中药材有600多种,其中300多种实现人工种养,并且形成了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等7大道地药材区域。近10年,我国选育出优良品种230多个,50多种濒危野生中药材经过驯化实现人工种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