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国网宝鸡市城区供电公司:数字化巡检 提升电网运维质效

2024-08-25 11:04:12 来源:西北在线

“刘炜兵,你把无人机飞到晁农线的线路中项去看看,查看瓷瓶是否有破裂?线路金具是否完好!”8月22日,在10千伏晁农线巡视现场,国网宝鸡市城区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黄思宇对无人机操作手刘炜兵说道。

图片1

为了推动传统人工巡检模式向“无人机+视频监测”的智能化巡检模式转变,国网宝鸡市城区供电公司坚持党建引领业务发展,通过“党建+”各类活动载体,推动党建与运检、营销、无人机等业务深度融合,推动无人机巡检业务的快速发展。

图片2

连日来,国网宝鸡市城区供电公司积极开展“党建+无人机巡线”专项行动,及时抽调22名党员技术骨干及青年大学生组成15个工作小组,对10千伏老川线、开川线、益门线等13条山区线路进行特巡,排查设备隐患缺陷,推动配网专项治理,提高供电可靠性。

图片3

“大家看,现在无人机处于悬停状态,可以对线路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在10千伏晁农线巡视开始前,城区公司共产党员突击队队员熊超从无人机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保养流程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培训,确保全体工作人员能够掌握无人机巡视线路的工作要领。

图片4

在10千伏晁农线巡视现场,城区公司把工作人员分为5个工作小组,每个工作小组又分为“无人机小组”和“陆巡小组”。

图片5

“无人机小组”的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巡检视野广、灵活性高优势,通过多角度对杆塔、金具、导线、绝缘子、线路通道等进行全方位观测和高清拍摄,精确发现人工巡视中难以发现的缺陷和隐患。

图片6

“陆巡小组”的工作人员将沿着电力线路延伸方向逐线、逐档、逐杆开展巡视,重点检查线路、设备是否存在标识牌不清、电杆倾斜、拉线锈蚀情况,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图片7

“线路上的瓷瓶、避雷针等高处设备一直是巡视的盲区,而无人机正好具有高空、近距离、灵活的优势,可围绕设备近距离拍摄盲区照片,‘全方位、无死角’地对线路、设备进行巡视,弥补工作人员常规巡视的不足,人机结合,大大提升了巡检质量和效率。”国网宝鸡市城区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冯一喆说道。

图片8

对10千伏晁农线巡视完毕后,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及时将当日无人机拍摄照片、视频上传至智能化供电服务指挥系统,实现巡视任务主动推送,巡视过程自动记录,缺陷、隐患信息现场登记,建立“一患一档”问题清单,及时制定方案,“对症下药”开展设备隐患消缺,确保线路健康状况可控、在控。

图片9

截至8月22日,该公司为各营配班组、供电所都配备了一名无人机飞手,无人机数量从0架增长到20架,无人机飞手从0人成长到22人。

图片10

今年以来,国网宝鸡市城区供电公司积极探索智能巡检应用,组织共产党员突击队努力构建无人机应用场景,并利用无人机累计巡视线路170多条、4430多公里、杆塔9000多基,上传图像4000余张,无人机巡视杆塔覆盖率达到71.37%,持续提升了线路、设备的运维工作质效,为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强支撑。

IMG_265

下一步,国网宝鸡市城区供电公司将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班组数字化建设,统筹开展无人机巡检技术技能培训交流,持续探索数字化转型和无人机深化应用,提升电网运检效率,积极打造数字化县公司建设,让电网运维更高效、更安全。(通讯员 刘祎)

责任编辑:赵颖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