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届杨凌农高会打造的云上展会新平台。记者 王晨曦摄
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十一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今日开幕。
农高会举办地杨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史记·周本纪》记载,4000多年前,我国第一位农官后稷就在这一带“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
如今的杨凌农高会,已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市场认可、农民喜爱”的农科盛会,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农业领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平台,推动农业发展向国际化、专业化方向迈进。
扩大国际“朋友圈”
30年来,杨凌农高会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上合组织国家农业交流合作为主题的展览、论坛、推介等国际活动逐渐增多,杨凌农高会成为各国展示农业发展新成就、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业开放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
荷兰展团是杨凌农高会的十年“老友”。第三十一届杨凌农高会,荷兰展团再次赴约。
“今年,荷兰展团共有16家企业和单位参展参会,是历年来数量最多的一次。荷兰展团主要展示智慧温室设计建造,园艺及养殖业照明、人工补光,番茄育种,水果分选,果园管理数据平台等技术和设备。”荷兰王国驻华使馆农业顾问胡玺喆说。
今年,上合组织10个成员国、14个对话伙伴国、2个观察员国共26个国家首次全部参展,农高会期间还将举行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
此外,杨凌农高会已连续两年走出国门,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海外展。本届杨凌农高会海外展于10月16日开幕。展区内,来自中国的秦脆、花牛等苹果新品种,以及陕西英童乳业、杨凌菲格无花果等企业的特色产品,受到当地农场主和企业、协会代表的关注。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州的农场主拉赫莫洛夫·阿卜杜沃赫伯品尝了新品种苹果后赞不绝口:“苹果口感很好。我的农场也种植苹果。这次我主要是了解苹果新品种,希望这些品种能在我们那儿种植。”
截至目前,杨凌农高会已吸引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涉农企业参展参会,举办专场推介洽谈、项目对接等各类商务活动340多场次,项目签约及交易额达1.53万亿元。
坚持为农服务
10月17日,在位于扶风县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赵瑜小麦研究所,90岁高龄的小麦育种专家赵瑜在试验田里查看小麦新品种长势。
今年的杨凌农高会上,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将把赵瑜培育的“武农”系列小麦品种作为展品展示。
一生钻研小麦育种的赵瑜见证了杨凌农高会的发展,每一届都参加。“从小到大,从国内到国际,如今的农高会被誉为中国农业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赵瑜感慨。
杨凌农高会自创办以来,坚持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展会规模不断扩大,层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从最初的地方性专业展会发展为全国层次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展会。本届杨凌农高会共有52个展团参展,24个省(区、市)700余家企业独立参展(不含展团内企业)。
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是杨凌农高会的重要价值。杨凌农高会通过汇聚、示范、推广国内外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和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已发布推出科技成果和专利1.26万个,有力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
看见农业未来
杨凌农高会立足服务“三农”定位,始终坚持“高新”特色,全景式展示农业科技最新成果。
“通过杨凌农高会这一平台,公司在技术推广、市场拓展、业务合作、品牌建设等方面有了大幅提升。”陕西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建军介绍,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累计培育优质苹果种苗4000多万株,推广面积50余万亩。
对农业企业来说,在杨凌农高会能看见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新变化。
在第三十届杨凌农高会的一次展示活动中,一款先进的极目J100农业无人机惊艳亮相。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地区负责人王蒙恩介绍,这款机型在仿地飞行、识别障碍物、雾化方面优势明显,吸引了众多农业从业者和技术专家的关注。
不只“逛热闹”,还要“秀科技”。农高会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要素融合,为涉农产业合作提供了便利。目前,极目J100农业无人机已经在陕西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全省唯一的果树领域科创平台——陕果产业科研创新基地应用。
截至目前,杨凌农高会围绕种业创新、土壤治理、节水灌溉等关键核心技术,已举办上千场次高端论坛、展览展示、专场推介、田间观摩等活动,推动数以万计的良种良法良技等科研成果走向市场。据统计,杨凌农高会累计吸引3300多万人次参会、3万多家企业参展,促成投资与交易额超1万亿元。(陕西日报记者 王晨曦 三秦都市报记者 孙建恒 通讯员 耿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