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名波 李娜)近年来,在旬阳蜀河古镇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有一支被誉为“古镇铁军”的党支部,正以青春的力量和坚定的党性,充分发挥“工人先锋号”的能量与作用,续写着汉江黄金水道上的商业传奇,树立起旬阳农商银行服务古镇旅游事业发展的一面鲜红旗帜。
古镇的呼唤,铁军的担当。旬阳市蜀河古镇因商而兴,历来帆樯林立,商贾云集,商贸发达,古有“小汉口”“汉江小都会”之美称,享有“旅游古镇”“千年古镇”之美名。这支由一群90后党员组成的“古镇铁军”队伍毅然决然肩负起服务古镇、振兴乡村的历史使命。在“领头雁”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铁军队伍深入古镇的每一个角落,了解群众需求,提供精准服务,让党性光辉照亮古镇的每一个角落。近年来,“古镇铁军”党支部辖内蜀河、蜀河口、仙河、尖山四个支行以“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为抓手,推广金融服务覆盖了东区30多个村组院落。联合开展“党旗领航当先锋 助农帮企促振兴”等主题党日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古镇的繁荣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赢得了古镇群众广泛赞誉。
振兴的使命,铁军的作为。“古镇铁军”党支部在总行党委的掌舵领航下,高扬“农信党旗红”之帆,与辖内兄弟党支部共荡乡村振兴之桨。他们充分挖掘古镇资源优势,依托与镇政府和村委会签订的“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业务合作协议,深入推进“党建+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党业融合模式,扛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旗,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分片包干“责任田”制度,对辖区525户贫困户摸排帮扶,在做到“应贷尽贷”基础上,支持488户已脱贫人口发展产业,创造产值5880万元。注入信贷资金2400万元,大力支持128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推动古镇经济的转型升级。他们以“跨境支付”“收单场景”等金融产品为抓手,为古镇居民及因“八大件”“黄州馆”“杨泗庙”等慕名而来的全球旅客提供优质便捷金融服务93场次,推动千年古镇“文旅+”“+文旅”融合发展。
群众的需求,铁军的情怀。“古镇铁军”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他们深入基层、了解民情,为群众提供了贴心的金融服务。施家沟村的王奶奶由于年事已高且行动不便,无法亲自到银行办理养老社保卡激活手续。得知这一情况后,“古镇铁军”主动上门服务,为她办理了相关手续,并送上了温暖的问候和关怀。这样的贴心服务不胜枚举,赢得了古镇居民的一致好评。同时,为了提高古镇群众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古镇铁军”党支部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互动问答等方式定期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2024年全年开展“金融为民谱新篇 守护权益防风险”等宣教活动45场次,受众群体超万人。在党员示范引领作用下,临近退休的员工赵丽,本着“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责任心,依然带头开展金融知识宣教活动,非党员职工充分发挥了党员应有的模范表率作用。2024年全年,仅个人组织开展活动28场次,拍摄反假货币、弘扬诚信文化等宣传视频7个,为“古镇铁军”党支部增光添彩。
“古镇铁军”的故事,不仅是古镇历史与现代交融的见证,更是新时代党员担当与奉献的缩影。下一步,“古镇铁军”党支部将在“农信党旗红”党建品牌引领下,大力传承和发扬“红军精神”,建强支部堡垒、培优党员队伍,用“守护四心 金融为民”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使命、诠释农信的担当,为全行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