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河波光潋滟,岸边的咀子村青瓦白墙错落,彩绘墙面与方寸小菜园相映成趣,观景瞭望塔挺立河畔,蜿蜒的沿河步道穿村而过,民宿栖居、茶香袅袅,昔日的“落后村”已蜕变为市级示范村。这里的故事,是泥土里长出的希望,是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
环境焕新:从“脏乱差”到“田园诗”
曾经的咀子村,道路泥泞、污水横流,露天厕所与杂物堆让村民避之不及。2021年起,村庄开启“改头换面”之路:新建污水管网,改造自来水管道,硬化道路近5000平方米,根治了“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土”的窘境。至2024年,随着“千万工程”推进,村内新增绿化带2000平方米、绿篱3000平方米,方寸小菜园与步道交织如画,连公厕也成了点缀田园的“微景观”。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通过“门前三包”主动扮靓家园。如今,房前屋后花木扶疏,村容村貌从“面子”美到“里子”。
基建升级:铺就乡村振兴“筋骨”
村庄的蝶变,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夯实。2023年,新兴街道投入资金改造咀子村道路9400平方米,安装路灯150盏,天然气入户率达90%,雨污管网升级3.3公里。2024年,村内再添1200米人行步道、900米修缮道路,石川河沿岸崖体环境同步提升,昔日的“断头路”变为游客络绎的“风景线”。产业振兴项目更添动能:水泥混凝土路、排水管网等工程落地,为乡村旅游与农业运输打通脉络。基础设施的“硬支撑”,让村庄发展底气十足。
产业破局:“河畔经济”唤醒沉睡资源
依傍石川河的生态优势,咀子村将绿水青山化为“聚宝盆”。2024年,村内建成特色民宿3家、火锅店1家、茶社1家,河畔高台的茶社日客流超200人,带动5名村民就业,旅游业年收入近24万元,人均增收120余元。未来,村庄计划升级相枣园设施,发展林下经济,延伸采摘、休闲链条,让游客既能品茶观河,又能体验农耕野趣。石川河的涟漪,正荡漾出多元产业的生机。
从2022年入选省级美丽乡村试点,到2024年获评“千万工程”示范村,咀子村的每一步都扎实有力。如今的它,不仅是阎良乡村振兴的缩影,更成为西安都市圈近郊游的热门目的地。
咀子村的蜕变,是政策与民心的交响。从泥泞村巷到河畔明珠,这里的故事印证:乡村建设的真谛,在于让土地重生、让乡愁可栖。石川河的水依旧流淌,而咀子村的未来,正向着更辽阔的天地舒展。(郭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