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以“丝路融通・开放合作”为主题的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丝博会”)在西安圆满落幕。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位国外嘉宾、29个国家部委、中央企业、协会,以及国内29个省区市组团参会,达成一系列国际合作共识与务实成果,成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多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本届丝博会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精心策划 8 项重点活动,涵盖中欧班列、丝路电商、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推动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性的合作成果。来自 15 个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企业代表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进入实质阶段。丝路电商与低空经济成创新亮点。中国—中亚丝路电商活动吸引中亚五国电商平台及国内企业参会,达成跨境电商合作项目23个,推动建立“中国—中亚电商产业联盟”。
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首次发布陕西省低空应用场景试点清单,签约无人机物流、航空旅游等项目 35 个,吸引 210 家企业参展,100 多架真机亮相,展现陕西在低空制造、飞行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布局成果。区域协同深化东西部合作。
苏陕东西部企业家对接活动达成合作项目48个,涵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协议投资金额超200亿元;主宾省新疆举办“投资新疆”推介会,重点推介“十大产业集群”及自贸试验区政策,吸引陕西企业赴疆投资兴业;甘肃、辽宁等省份分别举办优势产业推介会,推动“辽货进陕”“甘品入秦”,促进区域间贸易流通。
市场化办展激发活力
六大展区凸显全球元素本届展会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原则,设置六大展区,总面积达7.2万平方米,参展商数量、展品质量均创历史新高,成为展示全球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国际展区尽显丝路风情,丝路优品展区吸引46个国家和地区的158家境外展商参展,同比增长116%,其中17个国家带来新品首秀。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组织15家老挝企业首次参会,展示咖啡、手工艺品等特色商品,助力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开拓中国市场。中亚五国集中展示农产品、矿产资源及旅游资源,吸引国内采购商洽谈合作。科技创新与低空经济展区亮点纷呈。
科技创新展区聚焦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256 家企业展示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其中 “长光卫星”无人机、“中煤科工”智能煤机等展品备受关注。低空经济展区设立“真机展示区”,涵盖工业级无人机、轻型运动飞机等 100 多架航空器,观众可近距离体验低空飞行模拟设备,感受“空中经济”魅力。
数据见证展会影响力
截至5月25日,线下参观人数突破22.5万人次,“在线丝博会”点击量超810万人次,注册展商2711家,专业观众2.9万人,在线商务匹配达151万次。展商数量、展品种类、展品质量、专业观众、商务匹配均再创新高。本届丝博会建立多维度安全保障体系,抽调公安、消防等力量保障展会安全,安排60辆公交摆渡车方便观众出行,并举办“陕菜美食荟”等活动,让嘉宾体验陕西风味。
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第九届丝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枢纽作用,更标志着国际社会对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信心。未来,丝博会将继续以“丝路融通”为纽带,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候思宇 刘姚尧 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