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科伟)近年来,乾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耕地保护作为核心使命、头等大事,严格把握“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积极拓展优质耕地来源,全面摸排耕地后备资源,并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担当,增强“不想占”的思想自觉,完善“不能占”的制度,强化“不敢占”的震慑,将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得更严、更细、更准,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良田。
高站位“谋”。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田长的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县级统筹、镇办负责、村组落实”的三级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对于非法占地行为定期研判,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将违法占地苗头性问题发现在起初、消灭在萌芽。
网格化“管”。建立“县、镇、村+网格员”全覆盖耕地保护监管机制,将耕地保护责任压实到镇办、落实到村组,划定网格员巡田责任片区,明确承担片内违法用地巡查、制止、报告及政策宣传等工作;通过强化耕地保护“定格、定人、定责”的管理模式,实现耕地保护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
精细化“治”。对因自然灾害损毁(如河道淹没区、沟边土梁坍塌)、工程建设等导致无法复耕的地块,科学调整地块用途;对撂荒地块通过政策激励、资金补贴等方式引导农户、种粮大户复耕。同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道路、灌溉管网、水渠等基础配套设施。
全方位“宣”。在县融媒体平台发布“乾县自然资源局关于耕地保护的公开信”,开展镇级耕地保护法规巡回培训会4场次、县级法规宣传3场次;通过制作宣传展板、横幅、抖音小视频,全方位线上线下齐发力,开展耕地保护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八不准”“六严禁”“五不得”等政策规定,切实增强群众耕地保护意识,凝聚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