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学生度过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引导他们放下书本、走进社会参与实践,2025年暑期,宝鸡市金台区教育体育局组织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助力全区学子在增长见识、锤炼品格、铸魂育人的实践中同步实现知行合一与全面发展。
红色铸魂:践行育人使命
红色文化是涵养青少年家国情怀的重要源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马营幼儿园为学前儿童讲述宝鸡历史,东仁堡小学以原创朗诵视频《七月十四日,我们的铭记》的形式,号召孩子们铭记宝鸡解放的日子,用铿锵童声传承红色基因,从小树立爱国爱家乡情怀;西街小学、南坡小学等学校组织学生走进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通过沉浸式参观抗战时期工业遗迹、观看陈列展览、聆听烽火岁月故事等环节,使学生深刻感悟“实业报国”的抗战精神内涵。此类活动不仅让红色文化浸润学生心灵,更有效培养了同学们的历史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是涵养文化自信的源泉。西街小学开展秦腔非遗研学活动,学生们在绘制脸谱时细致勾勒色彩,学唱经典唱段时认真揣摩韵味,沉浸式体验传统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铁路小学组织参观宝鸡民俗博物馆,在老物件前驻足端详,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南坡小学与金利苑幼儿园的师生们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在“何尊”“折觥”等珍贵文物前聆听历史故事,探寻周秦文化精髓。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更培育了他们守护中华文化根脉的自觉意识,助力树立文化自信。
爱鸟护鸟:守护绿水青山
鸟类是人类重要伙伴,护鸟对维护生态平衡意义重大。新福园小学组建“环保宣讲团”,学生走进社区,通过发放手册、现场讲解与居民积极互动,将生态文明理念从校园延伸至社会。
三迪小学的孩子们沉浸式走进千渭湿地,用画笔记录鸟类灵动身影,在自然课堂中体悟生物多样性保护真谛;卧龙寺小学精心制作护鸟宣传视频,同步开展主题手抄报创作活动,引导学生从观看到实践,推动环保意识从认知转向行动。保护鸟类实践教育以校园辐射社会,借“小手拉大手”联动家校社,将护鸟意识转化为全民生态自觉,夯实生态治理根基。
劳动砺行:实践培育品格
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修课。民族幼儿园与金陵湾第三幼儿园开展“生活技能大闯关”,孩子们在叠衣被比赛、烹饪体验中掌握独立生活能力。
斗鸡台小学开展“劳动一夏”活动,从“家庭责任岗”到“社区小帮手”,孩子们用汗水诠释责任;回老家参与夏收的孩子们感慨:“烈日下翻晒满场小麦,真正懂得了珍惜粮食”。三迪中学宏文校区推进“美丽校园我守护”行动,学生分组承担绿植养护、器材清洁等任务,强化主人翁意识。系列劳动实践活动,将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社区街巷,用汗水浇灌成长根基。
精准规划:激发成长潜能
科学规划暑期生活,能为学生潜能发展搭建广阔舞台。金台区多所校园通过特色实践活动,让假期成为成长契机。代家湾小学等学校指导学生设计个性化暑期计划表,提升时间管理能力与自律品质,为潜能激发筑牢基础;金陵湾第一幼儿园等园所开展“书香伴暑假”活动,孩子们在分享心得中点燃想象力、提升表达力;斗鸡台小学、卧龙寺小学等学校以体育锻炼促潜能发展,通过线上指导、运动打卡,鼓励学生坚持跳绳、篮球等活动,强健体魄。这些活动如催化剂,激发他们成长潜能,让假期成为充满成长力量的旅程。
金台区2025年暑期实践活动紧扣新时代育人目标,以红色传承厚植家国情怀、文化浸润筑牢自信根基、生态守护培育环保理念、劳动磨砺锤炼责任意识、多元探索拓宽成长路径。通过系统化设计和多维度推进,构建知识赋能与价值塑造融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贯通、个体发展与社会担当协同的育人生态。下一步,区教体局将持续完善“校内+校外”联动机制,深化“知识+实践”育人体系,推动实践教育课程化、体系化建设,为金台学子全面发展奠定坚实根基。(武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