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太白县靖口镇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点上攻坚、线上提升、面上出彩”为路径,通过靶向重点、攻克难点、化解痛点、打造亮点四维发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常治,实现乡村“颜值”“气质”双提升,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新动能。
党建引领强根基,靶向重点筑牢整治“压舱石”。镇党委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一是强化组织引领促产居融合。立足生态发展定位,组建党员先锋队12支,动员群众拆除危旧土坯房20余间,盘活闲置资产,整合土地资源,建成标准化林麝圈舍600余间,带动30余户发展林麝上下游产业,实现“环境美”与“产业兴”互促共赢。二是党员带头打造乡土特色。沿“两河”(石沟河、黄牛河)实施“一村一带”工程,50余名党员干部带头投工投劳,就地取材建成干砌生态石墙1000余米、樱花风景带2000余米,打造集生态景观、乡愁记忆于一体的特色风貌带。三是党群联动凝聚整治合力。依托“妇女议事会”“周三夜话”等党群议事平台,挖掘20余例孝老爱亲典型,争取帮扶单位支持,分发5万余元绿植,形成共建共享良好氛围。
党员先锋作表率,攻克难点啃下整治“硬骨头”。一是对标先进拓宽整治思路。组织20余名村党支部书记、党员代表赴兄弟乡镇观摩学习,将基层治理、风貌提升等先进经验转化为本镇实践,以“他山之石”破解整治瓶颈,为工作提质增效注入“智慧因子”。二是靶向攻坚破解环境顽疾。聚焦“路边、河边、村边”开展“三边清零”专项行动,党员干部累计出动500余人次,清理杂物垃圾20余吨。设立“党员监督热线”,约谈保洁员4人次,办结事项3件次,健全监督机制,确保整治成果不反弹。三是分类施策整治危旧房屋。围绕散军塬村烧锅坪示范点位,镇党委派员指导制定土坯房整治“一户一策”方案,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拆除自家老旧棚屋,12名党员骨干主动认领责任区,带动20余户参与土坯房“断舍离”行动,积极平整田坎、粉刷外墙、加固屋檐,推动整治工作由点及面、梯次推进,乡村颜值“焕新升级”。
党群共建强机制,化解痛点激活整治“动力源”。一是构建高效环卫管理体系。推行党员包片责任制及垃圾清扫、转运分离“双线结合”模式,党员干部检查、督促专职队伍负责做好日常清洁,第三方公司承担转运,实现“扫、运”无缝衔接,破解垃圾积压难题,确保乡村环境“日清日洁”。二是强化保洁队伍效能建设。整合全镇50个保洁岗位,合理设置29个专职岗位,配发50辆三轮环卫电动车,修订考核制度,实行“周检查、月评比、季奖惩”,以奖惩机制激发队伍活力,保洁效能显著提升。三是建立全民参与长效机制。落实“全民清洁日”制度,每周三党员干部带领志愿者、群众代表开展集中整治,截至目前,清理乱堆乱放40余处、拆除破旧圈舍5处、清运垃圾30余吨,推动环境整治从“突击战”转向“持久战”,实现“美在日常、美在长效”。
党建品牌创特色,打造亮点奏响整治“最强音”。一是创新宣传形式扩面造势。利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微信公众号等形式,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发力,线上发布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案例10余个,线下入户引导100余户群众清洁家园,全方位营造整治氛围,提升群众环保意识。二是培育示范典型以点带面。开展“美丽庭院示范户”“环境整治先进村”创建,在文化惠民活动中表彰18名“党员示范户”,形成“一户带一片、一村带全镇”的示范效应,激发群众对标先进、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三是深化志愿服务激发活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环境整治主题党员志愿服务,设立“积分超市”,累计兑换环境整治积分5000余分,以“积分制”激发群众共建共享热情,推动整治工作从“政府推动”向“全民行动”转变。
靖口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人居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风文明深度融合,实现了乡村颜值提升、民生福祉增进、发展动能蝶变的多重成效。下一步,靖口镇将持续巩固整治成果,深化“党建+”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红色动能”,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