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淡德波 刘展尧)在秦岭南麓的略阳县,远程教育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着党员群众的学习方式。这里,一根网线连接着城乡,一块屏幕传递着知识,远程教育平台已成为党员干部的“加油站”,群众致富增收的“好帮手”。
走进黑河镇一处村级站点,管理员李支书正在调试设备。“现在网络带宽提升到了300M,直播教学再也不卡顿了。”他笑着说。像这样的标准化站点,略阳县有185个,覆盖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县里每年两次巡检,电信、移动的技术人员会逐个排查线路、维护设备,确保“小故障不过夜,大问题早解决”。
在内容建设上,该县坚持“内容为王”,既讲理论,更重实践。近年来推出的“红色故事”系列党课,从《红色袜子客》到《红军长征过略阳》,通过讲述地下党、老红军的故事,让红色教育更接地气。《微光》《一片丹心为朝阳》等微党课,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单期最高点击量突破5万次。
最让基层党员欣喜的是学习方式的创新。略阳县将远程教育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深度融合,推出“固定学习日+”模式。从学文件、记笔记到看视频、听讲座,极大丰富了党员教育的形式载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以更鲜活的方式直达基层,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在接官亭镇林口村,党员们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学习养蜂技术后,带动全村发展蜂蜜产业,户均增收2000多元。
远程教育不仅要“学得到”,更要“用得好”。为此,略阳县建立了“站点+基地”的学用转化机制。在徐家坪镇,远程教育站点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定期开展设施农业培训;在白水江镇,依托党性教育基地,通过远程教育“驿站”,丰富了党员教育形式。
从“线下集中学”到“线上随时学”,从“单纯看节目”到“学用相结合”,略阳县的远程教育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在这里,党员远程教育不仅是党员教育的“加油站”,更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