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镇安木王法庭:“三声三办”暖民心

2025-08-01 10:36:17 来源:西北在线

商洛市镇安县人民法院木王法庭,距县城102公里,辖2镇16村,面积788平方公里,人口约2.8万,是县法院最偏远的人民法庭。该法庭地处秦岭腹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木王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此,辖区山沟纵横、群众居住分散,乡村气息浓厚。

dachshund

近年来,木王法庭以乡村法庭建设为依托,传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持“鱼水情深”式群众观,与群众“心连心、手拉手、零距离”,形成“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和“群众的事情热心办、能办的事情立刻办、一切事情依法办”的“三声三办”服务理念,推动以“泥土味、汗水味、人情味”为核心的“三味”法庭文化建设,让司法服务更接地气、有温度。近三年,法庭审结案件373件,调撤率81%,获“青少年维权岗”“全省法院优秀人民法庭”“集体三等功”等省市荣誉。 

以“三声三办”厚植“泥土味”,让司法扎根民心有厚度

dachshund

“黄庭长,你入驻综治中心真是帮大忙,药材头顶的安全隐患解决了……”达成协议后,刘某向木王法庭庭长黄涛竖起大拇指。

木王镇朝阳村刘某是林下中药材种植大户,甘浙800KV特高压塔基的物资输送线缆穿越其林地高空,因线缆时常坠落物资,威胁其种植和人身安全。

7月7日,刘某到镇综治中心求助,恰逢黄涛入驻。考虑到特高压施工关键期与刘某农忙季重叠,处理难度大,黄涛当即联系村干部勘查现场。7月9日,法庭联合镇综治中心、林业站、村委会及施工方到刘某家,经4小时“面对面沟通、背靠背疏导”,双方达成错峰施工协议,施工方补助刘某6000元雇人集中作业,矛盾实质化解。

“三声三办”是法庭扎根基层的实践旗帜。法庭深入田间地头、乡村集市倾听民声,用“方言司法”“巡回审判”融入村风民俗,让司法“泥土味”扎根民心。 

以“三声三办”淬炼“汗水味”,让司法实干担当有力度 

dachshund

“你们的付出我永记在心,是我家的大恩人……”今年2月,当事人柯某向法庭送上锦旗。

2023年8月,柯某父亲在与何某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受伤,协商不成后诉至法院。其间,被告何某坚决认为医院治疗存在过错是导致柯父被截肢的主要原因,案件陷入困境。经对柯某父亲转院前后两家医院病案的细致审查,黄涛发现当地医院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过错。

经黄涛释法明理,柯某决定先行起诉当地医院,案件最终拆分为医疗事故和交通事故处理,经历因果关系及伤残两次鉴定,最终在鉴定结论的基础上,法庭将医疗事故和交通事故逐个击破,该案在三次“围炉白话”式调解中画上圆满句号。

这是法庭司法担当的缩影。长期以来,法庭以“三声”践行责任与情怀,以“三办”落实效率与公正,直面群众急难愁盼,在矛盾前沿扛重担,用“汗水味”推动案结事了。 

以“三声三办”浸润“人情味”,让司法温润民心有温度  

dachshund

“我的老毛病犯了,急需住院,求法庭解除账户冻结……”4月16日,67岁的马某在老伴搀扶下到法庭,已口齿不清。

“小朱,快扶老人,我联系车送医院。”黄涛关切地安排助理和书记员帮忙将老人送医。

2024年8月,马某与崔某的民间借贷纠纷中,崔某申请保全,马某账户被冻结,案件尚未进入执行阶段。考虑马某患病实情,法庭联系崔某,并做了耐心疏导工作,其念及亲属关系同意解除部分冻结。法庭随即解冻3.5万元,马某得以及时住院治疗。

一段时间后,法庭得知马某有到期未履行债权,经沟通,各方同意将其中3.5万元转至冻结账户支付崔某。7月23日,崔某拿到执行款致谢,案件执结。

“我们既要讲法律,也要讲人情,既要讲尺度,也要讲温度。”黄涛坦言,长期以来,木王法庭秉持人文关怀与尊重,以真诚问候、耐心倾听、温暖送别打造“有温度的司法符号”。同时,坚守公平正义底线,兼顾效率与公平,努力寻求法律框架下的最大公约数,针对特殊人群拓展“司法救助+”服务生态链,力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相统一,以“三声”消除疏离感,以“三办”建立信任感,让公平正义之光温暖民心。(通讯员 李從熇 黄涛)

责任编辑:王菲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