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紫阳县瓦庙镇:“微更新”之间见民生大文章

2025-08-07 10:50:38 来源:西北在线

本报讯(通讯员 刘龙英)漫步紫阳县瓦庙镇街巷,新绽的花坛前常有居民驻足流连。曾几何时,这些角落还是荒草丛生的寂寥之地。如今,精心挑选的绿植繁花,无声吐露着小镇的悄然蜕变。这不起眼的“微更新”,如春雨润物,在方寸之地细细织就日常生活的崭新纹理。

瓦庙镇的更新之妙,妙在起点与路径。它摒弃了宏大叙事般的自上而下,而是依托“党群连心网”的精密编织与“六个一”机制的动态响应,在网格员的叩门走访、院落板凳的促膝恳谈中,将民生痛点转化为“可拆解、可落地、可感知”的微小改善单元,让“政府主导”退场,“群众主笔”登场,在陕南群山中写下一部“微光成炬”的治理启示录。

人居环境之“微”:润泽日常烟火气。从及时响应居民需求、安排人员消杀蚊虫这样的细微关怀,到围绕毛瓦路九个关键节点展开的“拆违建、清四乱、除残垣、建家园”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每一项举措都回应着最真切的民声。新增的垃圾分类投放点、精心养护的花坛绿植,连同学子们绘制的文化墙,共同构成了环境提升的生动注脚。当“五美庭院”在毛瓦路沿线如画卷般铺展,其示范效应便如清波荡漾,将美的秩序与舒适感延伸至全镇的阡陌之间。

基础设施之“微”:夯实民生获得感。“微更新”的深意,更在于将点滴民盼,转化为可感可触的民生实事。集镇雨污分流的“里子”工程,虽不显山露水,却实实在在提升了卫生环境和防汛能力;便民桥的加固完善,饮水工程的持续优化,让出行更顺畅、归家更安心。毛瓦路主干道、通村通组道路亦不断修缮、延伸——这些如同小镇血脉的更新,使生活之泉在每一条末梢都流淌得更为顺畅。

文化精神之“微”:涵养乡愁归属感。尤为可贵的是,瓦庙镇的“微光”还温暖着文化与精神的园圃。循着本地蓬勃发展的中药材产业脉络,一座承载着历史与智慧的中医药文化馆拔地而起;铭记本土红军英雄事迹的红色文化墙,让历史记忆在安置点焕发新生;新建的篮球场、完善的文化健身设施,则为寻常日子增添了舒展筋骨、愉悦身心的活力空间。文化之根,就在这些微小而坚实的构筑中悄然深扎,滋养着共同的精神家园。

正是这些细微处的持续雕琢,生动诠释了瓦庙镇“微更新”的深邃真义:它并非追求颠覆性的巨变,而是以谦恭的姿态俯身于寻常巷陌,在细微之处精准回应民生最本真的渴望。当环境、设施与文化的“微光”交织汇聚,便足以在平凡的街巷中重写生活的质感与尊严——小镇的肌理由此焕新,居民的心头亦悄然绽放出归属与认同的花朵。

这方寸之间饱含的民生关怀,正是基层治理智慧最动人的落地生根。它如深植沃土的根系,不见参天之姿,却默默滋养着一方水土的繁荣图景。瓦庙镇的实践昭示,真正的现代化图景,其动人之处,终将凝结于普通人触手可及、日日可感的细微改善之中。当“微更新”成为常态,幸福便有了最坚实的注脚。

责任编辑:赵颖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