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上午,记者从宝鸡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麟游专场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麟游县持之以恒兴产业、优生态、强治理、惠民生,县域经济突飞猛进、生态环境持续向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等20余项国省级荣誉称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以“兴产业”为引擎,激活高质量发展内动力。近年来,麟游县始终坚持打基础、利长远,持续壮大工业基本盘。“十四五”期间,麟游县持续加大煤矿安全监管,对矿井进行升级改造,4处煤矿全部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化管理体系,B类智能化矿井实现全覆盖,夯实了工业基本盘。以煤炭产业延链补链为抓手,先后引进煤基固废新材料产业园、矿山机电设备再制造综合利用、煤矿设备再制造及智能制造等项目,产业基础更加坚实。以培育新产业为突破,落地建设“陕昆缆”麟游研发生产基地、万吨高纯石英砂等项目,弥补了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空白,构建了多业联动发展格局,荣获省级新型工业强县。工业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预计“十四五”末较“十三五”末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8亿元,税收增加3.06亿元,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提高了21.35个百分点。
从“零小散弱”到“名特优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按照“稳粮、兴牧、多特色”的思路,持之以恒抓产业、助增收、促振兴。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成高标准农田5.5万亩,粮食产量逐年稳步增加。麟游苹果、蜂蜜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实施绿色蔬菜发展工程,种植蔬菜5.5万亩。全县猪牛羊饲养量稳定在40万头(只),较“十三五”增长了30%。突破发展林麝、梅花鹿、肉兔、鸵鸟等特色养殖。持续深化“消薄培强”行动,村集体收入从2020年的459.1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2778.4万元,增长了6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较“十三五”末增长了6070元,增长了33%。连续三年在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县区。
从“静态展示”到“多元体验”,文旅融合活力迸发。近年来,麟游县聚力构建“全域旅游·全季旅游”发展格局。相继建成九成宫1、2、4号殿保护展示项目,《千年九成宫》实景演艺火爆上演,游客沉浸式体验感不断加深;常丰常乐园、崔木龙岭山庄等乡村旅游点位百花齐放;崔木知青大院、中共麟游总支·特支旧址等红色游线路不断推出。滨水商业街、与山小院等网红打卡点成功“出圈”,铁炉沟民宿集群、杜阳拾屿等精品民宿建成开放。围绕一季一主题,每年开展春节、伏羊美食节、九成宫文化研讨会、“冰雪嘉年华”、美食大赛等系列文旅活动,成功举办6届夏季半程马拉松等精品赛事,麟游7次荣登央视,有效激发假日经济、夜间经济消费活力,“十四五”新增市场主体5900户,到麟游旅游人数较“十三五”末增长34.1%,旅游综合收入增长了4亿元,先后荣获全国避暑旅游目的地、中国生态康养旅游最佳目的地等称号。
以“优生态”为底色,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十四五”以来,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0天,在关中61个县区稳居前三位,全县林木绿化率达70.04%,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61%,人均公共绿地14.45平方米。年均气温9.3℃,三伏天平均气温21.7℃,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高达3000多个,建成九成宫省级康养度假区、怡心谷康养基地,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从“改善质量”到“康养福地”,生态优势持续巩固。全省首个光伏节能绿色养殖项目落户麟游,实现了“棚上发电、棚下养殖”高效共享目标,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0吨。先后实施33.5兆瓦农光互补、50兆瓦风电等项目,全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03.5兆瓦。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教育改革深入推进。设立教育奖励基金,推行“县管校聘”,师资力量得到有效提升。实施智慧校园建设项目,为寄宿制学校改善洗浴、就餐环境,20所学校基础设施实现全面提升。全县7所幼儿园均达到市级一类园及以上标准,成功跻身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行列。深化北交大县中托管,麟游中学与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建立合作关系,高考一本上线率较“十三五”提升10.4个百分点。
从“看得了”到“看得好”,医疗服务全面提质。锚定做强县医院、做精中医院、做实基层卫生院发展思路。硬件上启动妇计中心重建,建成国家及省市级专科7个;软件上深化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引进人才69人;建立“1+6”医保防返贫机制,城乡居民住院报销比例稳定在70%以上,群众看病更便捷、更省钱、更安心。持续为大骨节病患者免费发放口服药物、免费注射玻璃酸钠、免费中医康复理疗、免费手术治疗及住院期间每天补助50元生活费,降低患者负担。实施9-14岁女童HPV疫苗免费接种、3-14岁儿童牙齿免费窝沟封闭项目。
从“故乡印记”到“美好家园”,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围绕“建设秀美麟游公园城市”的总体思路,实施重点项目64个,建成停车场4个、“口袋公园”7处,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项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行政村稳定在97%以上。率先在全省实施陶瓷膜“一体化”净水项目,惠及群众7963人,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98.5%,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公路总里程增加178.7公里,旬凤高速、麟法高速全线通车运营,麟游至西安缩短至一个半小时,麟游进入“双高速”时代。
从“基本照顾”到“品质提升”,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十四五”期间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2亿元,受益群众1.5万余人次。建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个、老年食堂13个、农村老年人助浴中心27个,51个农村幸福院规范运行,老年人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年均1.5万人以上。建成社区工厂6处,“四矿一厂”麟游籍务工人员占比达到32.3%,“麟游矿工”被省人社厅命名为“省级劳务品牌”。
本报记者 杨东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