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尤生银)近年来,旬阳市仁河口镇就发挥群众哨兵力量,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优化网格布局,由镇村干部担任网格员,群众为哨兵,发现身边有矛盾纠纷,电话上报镇村干部,再反馈给网格员,由网格员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化解矛盾,确保群众的“急难愁盼”有人管。

“谭书记,要不是你们镇村干部帮忙协调,都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个啥样子……”8月15日,旬阳市仁河口镇方家湾村村民胡长贵紧握谭明的手说道。
据了解,谭明是旬阳市仁河口镇方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当时,他还在医院住院,突然接到村民叶松春打来的电话:“胡长贵和继子叶柏树因发生口角引起动手打起来了,叶柏树后脑勺也受伤。”得知此事后,谭明立即安排村干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并将叶柏树用车送往医院。“作为门上人,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邻里发生矛盾,还不为所动。我就主动去拉架,和以往一样,都会通过电话事先报告给村上,有了村干部帮忙,矛盾就容易化解了。”叶松春说道。

7月26日,在司法所、综治办、警务室、村委会等相关单位联合协调下,第一次对叶柏树家庭矛盾进行调解。经过不断做双方思想工作,最终7月29日,两方达成一致意见,调解成功。
在农村,不仅有家庭的矛盾纠纷,邻里间的矛盾纠纷也是困扰群众的揪心事。仁河口镇水泉坪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张召杰负责的施工队因不小心毁坏村民胡章礼家的一棵核桃树、拐枣树,引发了双方的矛盾纠纷。
“村里第一时间得知双方有矛盾之后,我们就立即到达现场化解。邻里间的矛盾没有什么是不能通过沟通来化解掉的,只要把事讲清了、理说通了,矛盾自然而然也就化解了。”水泉坪村党支部书记李炎贵说道。
目前,仁河口镇就大力开展“社情民意大走访、干部群众大座谈、矛盾纠纷大化解”活动,组织镇村干部在一线“听实话、察实情、办实事”,让群众和企业在急难愁盼面前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解得了难,将传统“坐等群众上门找”变为“干部主动下沉办”,从“被动解难”到“主动作为”,成为企业和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从开展‘大走访、大座谈、大化解’以来,全镇共排查矛盾纠纷68起,化解65个,剩余3个正在积极化解,群众满意率超过95%,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良好局面。下一步,全镇还将持续深化此项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将群众的‘急难愁盼’变为干部的‘履职清单’。”仁河口镇政法宣传委员孙鹏说道。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