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神木:稳步推进淤地坝建设 交出生态民生双答卷

2025-08-22 11:36:54 来源:西北在线

初秋时节,在神木市的沟沟壑壑间,一座座淤地坝横卧河谷,一场关于淤地坝的“新生工程”正在推进。这些曾经守护家园的土坝,如今通过升级改造,不仅筑牢了防汛屏障,更成为增产增收、美化环境的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50822110903699-56-7c939.JPG

在西沟街道前圪柳沟村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现场,可以看到溢洪道已基本建成,这座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淤地坝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变化。“溢洪道全长352米,于2025年5月底正式开工。溢洪道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目前正在施工溢洪道尾渠,预计8月底正式完工,完工后可以将大坝的积水通过溢洪道排出下游河道中。”西北中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员谢天鹏向记者介绍道。

20250822110903516-12-6d597.JPG

防汛是淤地坝的“基本功”。据了解,前圪柳沟村淤地坝于1990年建成,坝控流域面积5.26平方千米,下游设有交通公路及池塘等重要设施。为确保设施及坝体安全运行,今年对坝体进行了重点加固,并新建了溢洪道,让这个“土水库”重新成为雨季的“安全阀”。“前圪柳沟一号大坝无放水设施,无法有效地将洪水排出去。溢洪道建成以后,可以将洪水有效地从河流排出去,保证下游的人民财产安全。”谢天鹏说。

20250822110901616-48-1a335.JPG

除了守牢防汛底线,改造后的淤地坝更成了“聚宝盆”,西沟街道三道河村上榆树峁淤地坝至今已运行50年,经过除险加固、改造升级,现有总库容70.25万立方米,可为下游2000余亩农业灌溉提供充足的水源,同时兼顾工业园区十二家企业用水取水需求,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以前村里只能靠天吃饭,现在修好淤地坝之后,村民可以直接灌溉农田,不用担心雨水问题。不仅美化了村庄的环境,还保障了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三道河村包村干部刘志宇说。

20250822110901727-46-b6d3f.JPG

去年以来,神木市水利局对全市老旧淤地坝进行除险加固,并在重要淤地坝安装安全监测设施,对泄水建筑物、溢洪道以及库区进行监控,通过可视化的监控场景,对淤地坝进行实时监管。“当达到一定的降雨量,我们这个系统就会自动报警,或者是我们接到省上、市上的降雨消息,或者是哪里出现一定的风险,我们会第一时间传达到各镇街负责人、山洪灾害负责人、淤地坝负责人,让他们做好防汛措施。”神木市水旱灾害防治中心工作人员曹丽介绍道。

20250822110901054-83-ee9c6.JPG

生态治理,久久为功。截至2024年底,神木市已建成淤地坝2312座,累计淤地5.8万亩,拦蓄泥沙1.4亿立方米。2025年拟建拦沙坝118座,提升改造老旧淤地坝82座,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0250822110926769-53-13308.JPG

“下一步,我局将以建设小流域坝系为目标,重点研判坝系建设潜力和规模,结合整沟治理、小流域提质增效、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为一体,谋实谋细‘十五五’水土保持重点项目规划。探索生态清洁小流域价值交易和淤地坝新增耕地占补平衡途径,形成水土保持领域积极践行‘两山’理念的神木做法。”神木市生态水利治理中心主任张建成表示。

从防汛保安全到蓄水促增收,从美化环境到激活乡村振兴,神木市的淤地坝改造工程,正以“一坝多能”的实效,书写着生态保护与乡村发展的双赢答卷。高雅楠 奥文渊)

20250822110926036-7-36f6f.JPG

责任编辑:郑艳妮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