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风”“光”无限 中阿共绘“一带一路”绿色图景

2025-08-27 08:54:0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迪拜8月26日电 题:“风”“光”无限 中阿共绘“一带一路”绿色图景

新华社记者陈霖 温新年

在广袤的戈壁滩上,耸立着一个个高度超过200米的巨型发电风车。每台风车转一小时,能生产约5000度电,足够20个家庭用一个月。

一片片光伏板齐整铺展延伸向远方,还有耸立在戈壁滩上的光热塔,远远望去,仿佛有一轮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近年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合作取得巨大进展。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中国为世界提供了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经验和设备在阿拉伯地区落地,帮助当地国家更好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

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沙漠深处,由中国公司承建的艾尔达芙拉光伏电站是目前已建成的世界最大单体光伏电站。该项目于2023年6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年均发电量能满足2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年均减少碳排放240万吨。

中企还积极参与阿联酋风能领域的建设。由中国电建集团承包的阿联酋风电示范项目自2023年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营以来,年发电量可满足2.3万多户家庭的用电需求,每年减少12万吨碳排放。

在沙特阿拉伯第二大城市吉达以南,大量光伏板在沙漠中铺开。由中国企业承建的阿尔舒巴赫光伏电站预计35年内的总减排效果相当于新植树5.45亿棵,成为中国方案推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合作的一个范例。

在北非地区,埃及康翁波光伏电站、摩洛哥努奥光热电站等项目见证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可再生能源的深度合作。

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绿色转型等词语频繁出现在中东国家的发展愿景与发展战略中。中东智库地缘政治报告组织认为,参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使中国成为该地区能源转型的关键合作伙伴。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数据,中东地区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不到全球的1%,基数较低,却是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睿咨得能源公司预计,五年后,巴林、伊拉克、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和阿联酋总发电量的30%将来自可再生能源。

今年以来,中国与海湾国家进一步加强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除市场与技术互补性较强外,开放的态度也是中国和海湾国家合作的基础之一。

“中国合作方非常开放,坦诚地与我们进行技术交流,共同推动项目落地。”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和海水淡化公司之一的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董事长穆罕默德·阿布纳扬说,中国在能源转型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向全世界展示了务实作风。中国始终以主动姿态参与全球合作,与众多国家共同发展。

在阿布纳扬看来,中国在光伏、风能、电动化等领域的发展为全球能源体系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路径,不仅推动了新能源技术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新能源在全球的普惠可及。

如今,越来越多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一幅共建“一带一路”绿色画卷正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赵颖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