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由中地海外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塞内加尔乡村打井工程二期项目启动,将为该国200多万民众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图为在塞内加尔西北部的卢加大区,中企在当地修建的饮水设施投入使用。
中地海外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首届非洲水投资峰会日前在南非立法首都开普敦举行。本届峰会为期3天,由担任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的南非、非洲联盟(非盟)委员会、非盟—非洲水投资计划国际高级别小组等共同举办,汇聚来自非洲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多边开发机构及私营部门的代表约2000人,旨在通过推动一系列投资项目、创造有利投资环境、转变融资方式等,促进对非洲水资源和卫生设施的投资。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峰会上呼吁各国领导人和投资者重视水资源可及性,携手合作,将水资源转化为经济转型、创新与和平的“驱动力”,确保非洲乃至世界各地民众获得安全用水。
强调落实水投资计划
“确保人人享有安全的饮用水和卫生设施”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第六个目标。在世界面临日益严峻的水危机之际,本届峰会承诺扩大投资规模、改善治理并加强水资源领域的问责制;展示来自38个国家的80个重点水资源投资项目;促进政府、资金方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对接;进一步提升水资源议题在全球政治和金融议程中的地位。
拉马福萨在会上宣布启动全球水投资展望委员会。他说,这将使非洲水投资计划升级为全球水投资平台。该委员会将通过这一平台,引导分散零碎的水投资转变为统一协调、资金充足的全球行动。
据了解,非洲水投资计划是非洲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平台之一,于2021年非盟峰会期间通过,目标是到2030年动员300亿美元,用于非洲大陆跨境水资源治理、提升清洁饮水与卫生设施覆盖率。自实施以来,非洲水投资计划已募集约75亿美元用于建设具有气候韧性的水安全和可持续卫生系统,同时在赞比亚、坦桑尼亚、津巴布韦等国推动实施了一批城乡供水、污水处理和跨境流域治理项目,250万非洲民众从中受益。
非盟成员国相继将非洲水投资计划的相关指标纳入国家政策与投资框架。赞比亚于2022年启动“赞比亚水投资计划”,目标是到2030年募集约57亿美元资金,通过政府支持、多边开发银行融资和私营资本参与的方式,支持城市供水、农村饮水和灌溉设施建设,以及水电开发等。纳米比亚在《国家发展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与非洲水投资计划对接,以更好应对极端干旱和水资源分布不均等挑战。
共同加强水资源治理
非洲水投资计划官网的数据显示,超过3亿非洲人无法获得清洁饮用水,超过7亿人缺乏良好的卫生设施。撒哈拉以南非洲每年因缺水、水污染或恶劣卫生条件而损失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气候变化导致的洪水和极端干旱等加剧了这些挑战。
近年来,非洲国家纷纷制定水资源战略,积极修建城市供水工程、改善农村饮水设施、建设大坝等,切实推动非洲水治理进程。2023年,南非政府发布《国家水资源战略(第三版)》,明确提出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公平分配。南非水务与卫生部副部长塞特霍洛表示,南非将增强可持续性、促进技术进步和加快气候适应作为水治理的“三大支柱”。当前,南非积极推动其豪登省弗里尼欣市的祖伊克博什水处理厂扩建项目,预计建成投用后每天可新增12亿升饮用水产能,满足240万人的用水需求。
埃塞俄比亚自2013年起就开始实施“One—WASH国家计划”,旨在到2030年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安全饮用水和卫生设施全覆盖。2013年至2017年的第一期项目,在全国实施了超过3万个供水计划,近2000万偏远地区民众获得卫生水源。在城市供水方面,埃塞俄比亚政府与世界银行合作,实施包括亚的斯亚贝巴东区污水处理厂在内的项目,极大改善当地居民用水条件。
目前,非洲的水治理进程仍面临巨大资金缺口。非洲大陆每年投入100亿至19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水治理,而要如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每年至少需要调动300亿美元的额外资金。非洲水投资计划呼吁通过水治理体系改革、调动国内资源、动员非洲大陆及全球融资等,尽快填补资金缺口。联合国秘书长水资源问题特使雷特诺·马尔苏迪表示,非洲国家应不断增强政治意愿,提升水治理能力,加强跨国跨部门间包容性协作,共同应对挑战。
中企提供重要助力
近年来,中企积极参与非洲水治理进程,实施了一系列引水调水、农村供水、城市污水处理与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助力非洲国家民众获得安全用水。
在南部非洲,中企参与的莱索托高地水利项目正在紧张施工。该项目是莱索托和南非之间最大的双边基础设施项目之一,通过建造一系列水坝和隧道网络,将莱索托山区丰富的水资源引入南非缺水地区,缓解南非的用水紧张问题。
在西非,中企承建的塞内加尔乡村打井工程于2017年启动,覆盖塞内加尔14个大区中的12个,每套供水系统包括水井、水塔、输配水管道及配水设施,整体日供水量可达11万立方米,解决了塞内加尔约1/7人口的吃水用水问题。目前,乡村打井工程二期项目正在实施,为200多万生活在非城市地区的民众提供用水保障。
在东非,中企建设的肯尼亚纳罗克污水系统建设项目帮助解决了当地近2万人口的生活用水短缺和污水处理难题,自来水入户给居民提供了饮水安全保障。
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科菲·库阿库对记者表示,中企在非洲不断扩大水资源管理和投资项目,助力缓解许多地方的供水短缺问题,改善了城乡居民饮水条件,并为当地带来资金、技术与就业,推动基础设施现代化,提升了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与公共卫生挑战的能力,“非中在水治理方面的合作空间广阔”。
(本报约翰内斯堡8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