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潇)8月22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17个全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安康高新区实力蝉联、再度上榜!这是高新区继2023年成功创建全省首批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以来,再次获得的省级殊荣,充分体现了安康高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和丰硕成果。

近年来,安康高新区对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聚焦发展难题,勇担创新使命,倾心塑造“项目落地快、企业发展好”的营商环境优质品牌,加快打造改革举措更给力、政务服务更便利、行业监管更到位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聚焦改革破壁垒,持续提升驱动力。深化“一委九中心”“一企九员”“1+9+N”工作机制,建立营商环境常态化监测体系,充分发挥“亲商助企日”“行风监督员”“营商环境监测站/点”等聚合作用,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全力构建“无感智办”新模式,建成全省首个营商综合服务系统,打造法人和重点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智能树”,实现1052项行政审批事项和77项企业落地运营事项全程“一网通办”。坚持“一支队伍管执法”,创新构建“一庭三所一中心”多元解纷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与协同保护体系,优化诉源治理模式,切实管出“公平和秩序”。
聚焦特色筑高地,持续提升竞争力。扎实推进“红蓝章审批”“分阶段施工许可”等创新示范区“6+X”改革任务,持续释放改革红利。突出培育“一业一查”综合监管、“党建+12345热线+网格化管理”等“小切口”改革亮点,打造营商环境“小切口·大效能”示范样本。创新推出地下车位不动产登记、“百米智慧社区”服务圈、食品药品安全“1532”工作法、“三园三化”人才引育、数字化智慧医疗等举措,实现“多点突破”“面上开花”。
聚焦创新优生态,持续提升吸引力。依托安康高新区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创新“四贷促进”线上+线下融资模式,着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以美食街“信用+消费”场景应用为带动,探索夜市经济、购物消费等领域“信用+”工程,助力商圈客流量增长30%以上、营业额提升20%以上。探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化双随机检查、招投标等领域经营主体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提升监管精准性。
聚焦引领树标杆,持续提升影响力。强化政策激励与创新服务,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增长15%以上,实现经营主体总量与活力双重跃升。围绕高新区五大产业链和三大产业集群,招引了一批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强化改革亮点“深加工、精包装”,加大经验做法总结提炼和宣传推广。近年来,高新区“三全服务”做法获省委书记赵一德批示肯定,“打造营商服务‘综合体’深化‘一网通办’”“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助力企业健康发展”等2个案例连续两年获评全省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一等奖,累计49项经验做法在中省层面宣传推广。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下一步,安康高新区将以入选“全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为新起点,坚持高位统筹、对标一流、开拓创新、培树品牌,强化要素保障,提升服务效能,努力为推动全省营商环境优化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新力量、展现高新作为!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