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渭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及对外开放工作举措及成效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渭南招商引资与对外开放的进展情况,并公布后续工作计划与目标。
据悉,渭南2025年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116亿元,同比增长超8%,同时推进“五个一百”重点工作目标。上半年渭南围绕六方面推进招商工作,内外资引进均大幅超前完成时序进度。
截至6月底,渭南实际使用内资73.25亿元,占全年内资任务的63.15%;外资991万美元,完成全年外资任务的 90.1%。新签约项目共160个,其中包括华州区博雅洁能钙钛矿产业、高新区细胞生长因子产业基地等12个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有力助力渭南产业升级。
在招商活动方面,上半年各级领导带队赴外招商292批次,接待来访客商337批次。第九届丝博会期间,渭南聚焦文旅消费和低空经济,以580平方米展区集中展示优势产业,成功签约109个项目,吸资300.43亿元。此外,通过港澳资源赋能市县发展直通车、冬枣粤港澳大湾区推介会等活动,渭南向外界广泛宣传其产业与资源优势,提升了区域知名度。
产业链招商取得重大突破。华鹰航空重载吨级无人机总装基地的签约落地,助力渭南低空经济实现“从0到1”的跨越。同时,华州、华阴、潼关三地新获批省级经开区,使全市省级经开区增至8家,进一步增强渭南招商引资的承载能力与园区平台竞争力。
对外开放方面也有新进展。1至7月,渭南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库什拉巴德区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并依据中国 -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落地中塔友谊苹果示范园项目,已完成60名中亚职业农民的相关培训。
发布会还提及,下半年渭南将深耕县域首位产业招商、组织产业链小分队精准招商,持续扩大对外交流,以保障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等全年目标的顺利实现。(本报记者 乔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