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向着新学期,出发!

2025-08-31 14:27:24 来源:新华社


秋风送爽,全国多地中小学迎来开学季。近日,新华社记者走进河北、河南、吉林等地学校,感受新变化,聆听新期待,遇见新成长。

吉林省长春南湖实验中学学生开启新学期学习生活。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8月25日,工作人员在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直属初级中学进行校园卫生清理。新华社发(康红军摄)

8月25日,河北省遵化市第二中学体育教师在擦拭整理足球。新华社发(刘满仓摄)

加速灾后恢复 确保如期开学

今年暑期,河北、甘肃多地遭遇暴雨及洪涝灾害,部分校园被淹。经过清淤消杀、维修校舍、水电检修……近期,各地学校如期开学。

临近中午,在河北兴隆县六道河小学食堂里,午餐已经准备好。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前来用餐。六年级一班学生马梦涵说,“灾情过后,能顺利回到校园,我和同学们都很开心。”

河北兴隆县六道河小学学生正排队前往食堂用餐。(受访者供图)

7月末,河北承德市兴隆县遭遇强降雨,六道河镇的4所学校均受山洪影响。六道河小学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学校之一,当时校园积水约2米深,淤泥覆盖整个操场达4000平方米,校园设施、教学设备、生活物资等均受到损毁。经过武警官兵、教师、家长、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如今琅琅读书声,再一次回荡在这所经历过洪灾侵袭的校园。

河北兴隆县六道河小学副校长赵继凤表示,历经二十多天的昼夜赶工,学校新添置了100套课桌椅以及多媒体打印机等教学设备,更换了100套床垫和床板,对四面围墙进行了修葺,对墙体进行了粉刷,在8月25日如期开了学。

开学后,为全方位筑牢学生安全防线,学校重点落实了多项保障举措。

河北兴隆县六道河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班主任于胜男告诉记者,学校在新学期重点实施安全预警,通过家长群及时发布当日的天气情况及安全提示,确保家校联动。在雨天住宿保障方面,学校临时调整住宿安排,组织走校生与住校生两两同住,妥善解决走校生雨天往返的安全隐患,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安全住宿。

河北兴隆县六道河小学学生正在食堂用餐。(受访者供图)

加强检查监管 护航校园安全

临近9月,大批学生即将回归校园,做好食品、消防、交通等安全保障是重中之重。

8月26日,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公安局交管大队车辆管理所民警对辖区内校车开展专项检查,并向校车驾驶员宣传安全知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沈冬兵 摄)

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教体局办公室主任刘华表示,开学在即,开封市禹王台区教育体育局组织专业人员对校园开展“拉网式”排查,进一步加强全区中小学消防、校舍等安全隐患排查和检修工作,及时摸清校园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

8月25日,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直属初级中学教职工对学校餐厅进行安全检查。新华社发(康红军摄)

校园餐的安全是社会普遍关切。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的通知》,各地正深化中小学“校园餐”整治。

在河南省鹤壁市,当地围绕食材采购、餐饮服务、选餐形式、监督机制等关键环节综合施策,创新推行中小学校食堂自营自助供餐模式。目前,首批试点学校已经为到校参加军训的同学提供营养美味的“自助餐”。

在河南省鹤壁市外国语中学后厨,学校组建的专业餐饮团队正在配餐。(霍丹 摄)

据介绍,鹤壁市高中、鹤壁市外国语中学、鹤壁市第一中学这3所试点学校已实现餐饮数字化管理,每日食品采购数据均实时上传至“鹤壁市学校食堂阳光饮食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供应商遴选、订单处理、物流配送、质量验收全流程信息化监管和透明化管理,从源头保障食材新鲜度和价格优势。

“我们最看重两点,一是食品安全,每天做好留样检测,确保同学吃得放心。二是营养搭配,还配备了解暑的绿豆汤、红糖水。”河南省鹤壁市高中厨师长李亚斌说。

河南省鹤壁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心主任冯华山表示,新的学期,学校食堂变身成了“自助餐厅”,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团队来负责采购、做饭、管理,让同学们吃好吃饱、家长安心放心。

在河南省鹤壁市外国语中学后厨,学校组建的专业餐饮团队正在配餐。(霍丹 摄)

开展教学准备 助力全面发展

新学期,不仅是学生们的新起点,老师们也将开展新一阶段教学工作。“开学第一课”怎样上、开学后的每一课怎样教,学校和老师做足了“功课”。

8月30日,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一小学,老师在布置教室迎接开学。新华社发(陈彬 摄)

在吉林长春南湖实验中学,老师们不仅精心准备了“开学第一课”,还特别设计了“梦想邮筒”,将开学日的仪式感“拉满”。

长春南湖实验中学2025级年级主任李晶告诉记者,每个备课组通过集体备课,都精心设计了“开学第一课”以及适应性训练方面的主题班会,旨在培养初中的学习习惯,争取让孩子们快速地来适应初中生活。“我们年级还提前给学生准备了一张明信片,主题是写给三年后的自己,来作为三年之后的一个伏笔。”李晶表示。

吉林省长春南湖实验中学教师向同学们介绍新学期学习安排。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长春南湖实验中学的新校区里,宽敞明亮的教室、焕然一新的体育场、摆满新书的图书馆都让同学们感到兴奋。学生刘芊羽说,“看到这样宽敞的操场,我的目标当然是在体育赛场上把体育成绩再进步几秒。”

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历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今年初公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要求,提升科学教育在课后服务中的比例……新学期,多地出台新学期新举措,切实推动儿童青少年健康与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8月29日,浙江省诸暨市陶朱小学足球队员开展新学期首训。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河南省开封市五一路第二小学校长李敏在采访中表示,新学期,开封市五一路第二小学从四方面精心筹备:课程融入前沿科技元素;强化体育课时,升级“阳光大课间”,新增花样跳绳、传统体育项目;课后服务拓展素质活动,推出含有阅读、艺术、科创等领域的“个性化菜单”;联合属地严查食堂,覆盖食材采购、操作规范等环节。

河南省开封市五一路第二小学以优美的环境迎接新学期的到来。(王正一摄)

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小学学生潘岳林说,“马上就要开学了,学校有我最喜欢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编程的课程,我对新的学期充满了期待。”

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小学学生潘岳林在整理书包,迎接新学期的到来。(王正一摄)

新学期,梦想启动!同学们正满怀憧憬站在新起点上,向着崭新的学习生活出发。

8月30日,在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惠民桥小学校区,一名四年级的学生展示刚领到的新课本。新华社发(陈永建摄)

8月30日,在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东湖小学,一名一年级新生在“击鼓明志”。新华社发(孙中喆 摄)

8月30日,在江苏省海安市南屏小学,一年级新生和老师一起走在校园里。新华社发(顾彬斌 摄)

统筹:吴炜玲

编导:何莉

作者:邹尚伯、姜亮、司晓帅

邵美琦、李桂东、王正一、霍丹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责任编辑:赵颖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