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隆重推出《共卫山河——西安军民抗战纪事》《我爱中国——斯诺、海伦与中国抗战》《岂曰无名 山河为证——党的隐蔽战线》三大主题展览,以百余件珍贵文物、200余张历史图片和多项沉浸式展陈技术,全景式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抗战的光辉历程,致敬抗战岁月中的热血与信仰。
《共卫山河——西安军民抗战纪事》:一座城的抗战微观史
《共卫山河——西安军民抗战纪事》由西安市文物局、市档案馆、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主办,展出面积150平方米,汇集照片170余张、文物档案80余件,其中包括今年新征集的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证。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聚焦十四年抗战中西安军民同仇敌忾、支援前线、稳定后方的重要贡献。第一单元“西安军民反空袭”通过复原日军轰炸场景、播放防空警报声效,并结合《铁证:一九四〇》数字透明展示与《空袭一日:1940年5月19日》主题叙事,带领观众直面战争的残酷,从亲历者视角折射出西安人民在战火中的坚韧品格。
“一片抗日救亡声”沉浸式展项,通过剪影、投影与实物结合,再现古城青年学生与文化界人士投身救亡运动的澎湃热血;而“烽火枢纽”电子地图则动态呈现陇海铁路、西兰公路等交通线如何将兵员与物资源源不断输往前线,凸显西安作为抗战大后方的战略地位。
《我爱中国——斯诺、海伦与中国抗战》:国际视角下的红色真相
《我爱中国——斯诺、海伦与中国抗战》是西安“八办”继1987年后第四次对斯诺夫妇专题展的改版提升,精选30余件珍贵文物,重构叙事视角,展现这对国际友人投身中国抗战与解放事业的感人历程。
展览通过“一二·九运动中的海伦”情景再现,全景式呈现斯诺、海伦以坚定的反法西斯主义立场的英雄形象。通过“探寻红色中国真相”展示了斯诺、海伦先后突破国民党的严密封锁,深入西北苏区采访,首次向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工农红军的真实情况。《推动中国工合运动》展示了率先提出组织难民生产自救,支援抗战的设想,并积极奔走海外为中国工会募集资金,争取国际援助的创举的历程。
《岂曰无名 山河为证——党的隐蔽战线》:致敬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
《岂曰无名 山河为证——党的隐蔽战线》由陕西省国家安全厅、陕西省文物局主办,西安市文物局、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承办。200余张珍贵历史图片,分四个单元立体呈现了党的隐蔽战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赢得伟大胜利进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揭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惊心动魄的一场“暗战”。
从全民族抗战时期隐蔽战线方针策略的形成过程,以及专门机构的建立与调整,展现隐蔽战线工作的发展历程。重点阐释隐蔽战线在党中央领导下,坚持抗战、团结、进步方针,积极开展反投降、反分裂、反摩擦斗争,为建立、扩大、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做的重要贡献。通过大量史实故事、图片和档案,生动还原潘汉年情报系统、晋察冀分局社会部等获取大量日伪战略性、内幕性情报的过程以及隐蔽战线在粉碎敌人进攻、保卫党中央与各抗日根据地、保卫领导人安全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
此次三展齐发,从本土抗战实录、国际视野见证到隐蔽战线斗争,多维度解码抗战胜利的精神密码,讲述了西安军民共卫山河的故事。纪念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王欢表示:“我们注重文物的故事化表达与细节化呈现,因为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密码本’——从防空洞中的怀表到战地记者的采访包,它们无声诉说着‘中流砥柱’的答案。”
本报实习记者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