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退秋澄,金风送爽,新学年如约而至,法治护航也准时赴约。自9月3日起,洛南法院干警纷纷化身“普法老师”,深入辖区中小学校,开展了一场场形式多样、趣味横生的法治进校园活动,让法治意识在欢声笑语中深植童心。
双向互动普法 守护童年本色
法律条文可以化身为电影小彩蛋,小学生也能当“法官”,青少年法治教育还能这样“玩”出新意。9月4日,永丰法庭以“电影化普法+法庭实景体验”双模式为永丰中学的学生们打造了一堂沉浸式法治“开学第一课”。
上午,永丰法庭负责人王熳煊通过《西游记》《哪吒2》的电影小彩蛋,向学生们抛出了“悟空大闹东海龙宫”“哪吒捉迷藏”“‘魔丸’歧视”“太乙真人醉酒骑猪”“熬丙替考”等案例,讲述了刑事责任年龄、聚众斗殴罪、盗窃罪、毁坏财物罪、代替考试罪、危险驾驶罪等犯罪的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
下午,法庭邀请永丰小学六年级学生走进法庭,学生们摇身一变成了“法院人”,沉浸式模拟“开庭”。身着法袍的小法官、快速记录的书记员、沉着控诉的原告、冷静应对的被告、津津有味的旁听者们一一展现在庄严的法庭上。控辩双方据理力争,合议庭认真评议,最后“审判长”一锤定音,模拟法庭圆满落幕。
从电影化普法到实地情景模拟,永丰法庭的“开学第一课”用双向互动的方式突破了传统法治教育的模式,创新了法治进校园新路径。
趣味问答学法 呵护生态家园
“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我们可以为节约用水做些什么?”9月4日,洛南法院环境资源审判法庭干警走进柳林小学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普法宣传活动,玩起了法律知识版本的“最强大脑”。
法官助理夏蕾和书记员费江拿出精心准备的法律问题卡,从垃圾分类到水资源保护,到法律小常识,再到看图看视频猜重点保护动植物,同学们思维敏捷、情绪高涨、争先恐后进行抢答。干警们还向答对问题的同学赠送了精美的小奖品,大家在互问互答中,进一步巩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原来法律可以这么有趣!”“我回去要告诉爸爸妈妈,垃圾要分类放!”“我长大了也要当法官,保护地球!”,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还意犹未尽,纷纷表达自己的心声。
结合案例释法 规范校园行为
“法律并非冰冷的条文,而是青春最温暖的守护者。” 9月4日,洛南法院审委会专委、民事审判庭庭长冀小龙等4人走进洛南县华阳思源实验学校,为全校1000余名师生送去以“心中有法 行为有度”为题的开学法治第一课,用法治力量为新学期保驾护航。
民事审判庭副庭长张亚楠从同学们熟悉的校园场景切入,结合自身审理的一起未成年人酒后驾车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案释法,语重心长地提醒同学们远离酒精,提醒教师家长加强监管,避免悲剧重演,并呼吁同学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彼此。
冀小龙从“珍惜校园时光,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争做细心人,不做莽撞事”“珍惜血汗钱,不做熊孩子”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引导同学们做到思想上“尚法”,行动上“守法”,生活上“学法”,学会用智慧与法律保护自己。
与此同时,各人民法庭同步行动,给辖区的中小学生送去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开学法治第一课”。花石浪法庭“花润青枝”普法宣讲小组走进八里小学和窄口小学,用“大白话”解读未成年人享有的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等基本权利,讲解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责任。保安法庭在保安中学开讲“夜间法治讲堂”,庭长宋小龙从法徽的组成要素和象征意义讲起,让学生体会到了法律的神圣与庄严,通过青少年犯罪典型案例分享,向师生和家长揭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灵口法庭、石坡法庭、景村法庭、三要法庭、石门法庭分别走进灵口镇中学、石坡镇中心小学、景村小学、三要镇小学、麻坪镇中心小学开展法治宣教活动,结合真实案例讲解了校园欺凌、电信网络诈骗的定义、常见表现形式,重点宣讲了预防校园欺凌的实用方法,以及遭遇校园欺凌时如何保留证据、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求助等自救技巧,引导孩子们既不做倚强凌弱的施暴者,也不做沉默的受害者,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
秋光正好,希望正萌。“法治第一课”不仅是一场普法活动,也是一份送给孩子们的新学年礼物。法院干警寓教于法,让法律不再是遥远的概念,让法治的“种子”在中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用法治护航中小学生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栋梁之才。(樊晨 闫青竹)